永发信息网

分析论述鲁迅《故乡》《祝福》的叙事时间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5 07:07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3-04 08:38
分析论述鲁迅《故乡》《祝福》的叙事时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3-04 09:53
鲁迅的小说《故乡》 在第一人称的小说叙事之中,叙事时间,通常会以回忆的形式,通过倒叙的手段来实现的,这种手法古来的小说就有。回忆会让读者感伤,这是因为人们通常生活在时间的均匀流淌过程中,而毫无知觉。艺术作品会通过某种艺术手段勾起人的回忆,让过去时间中的事件、故事甚至情感在他的脑海中重现,从而使他头脑中的时间概念在这个审美瞬间复杂化,使之精神得以沉淀,情操受到陶冶。《故乡》对倒叙手法的使用,灵活而且巧妙。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时间奥妙的敏感,以及他把这种敏锐的体验和感受传达出来的才华。
比如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个开头单刀直入,在一篇很短的小说中,却首先展示给我们一个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弓拉得够满,张力做得够足,这个预叙也为后文将要出现的倒叙作了铺垫。热奈特对于预叙的优势曾有一个扼要的概括:“第一人称”比其他叙事更适于提前,原因在于它具有公开的回顾性,允许叙述者影射可以说构成他角色的一部分地未来,尤其是现时的境况。 在这个开场白中:“冒了严寒”从侧面模糊地暗示了作者现在的处境,以及他对眼下处境的态度。“两千余里”和“二十余年”则将下文要叙述的显在的过去和这句所隐含的现在悄悄进行了一下难以被人察觉的对照。果然,紧接着的第二段便叙述了作者眼中现在的故乡,它“没有一些活气”,而他记忆中的故乡“全不如此”,于是回忆起记忆中的故乡就顺理成章。
当母亲提到了作者的儿时好友闰土的时候,作者的回忆开始了。“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这个回忆所带有的所有美好都和眼下的“故乡”形成一种鲜明对照,反衬着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不快。尤其是那声令人心碎的“老爷”,更让作者感到无法名状的惘然。这时,作者彻底感到:过去的时间已经不再了。与此同时,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加深了作者对“故乡”现状的不满。
儿童作为成人的孩子,会让成人产生对自己的童年的误认。比如宏儿和水生之间无忧无虑的玩耍又让作者再次思考自己与少年闰土的美好童年。宏儿的话和作者儿时的心态并无二致:“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紧接着,作者便发出如下的感慨:“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觉得这段感慨可能比稍后的那段作为名言警句 被人传诵的感慨更为重要,因为他是点题之笔,而后者虽然流传更广,含意更深,却只是这个点题之笔的发挥。现在“我”与闰土的隔绝,与童年时无忧无虑的玩耍,所形成的历时性对比;现在“我”与闰土的隔绝,与现在的宏儿和水生无忧无虑的玩耍,所形成的共时性对比,使得返回故乡的伤感,呈现出立体的形状,从艺术上来说,确实是独出心裁。
好的小说,它通篇都只在说一件事情,不管它的叙事时间如何变化,叙事手段如何多端,也不过是换一种方式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这同一件事情。鲁迅的小说《故乡》,它的核心思想是今昔对比的伤感。作者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鄙夷现在和美化过去,来实现对这种伤感情绪的表达。那个此刻无比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年轻时候的豆腐西施,想当年还是颇有些美色,只是现在人老珠黄了。即使作为作者喜爱的闰土,也是过去的那个少年闰土更美好,而现在的闰土便如作者此刻苍凉的心态一样苍凉的。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是通过两条叙事线索展开的,一条是祥林嫂自身命运的不幸,另一条是“我”对此事的所见所闻,前者呈现出的是祥林嫂悲剧的戏剧性、典型性和普遍性,后者使这一悲剧的深刻性昭然若示。这种叙事方式承载了多重悲剧因素,从而使作品主题蕴涵深广,耐人寻味。 《祝福》采用了常用的倒叙手法,从祥林嫂的末路开始着笔。“我”首先介绍与祥林嫂最近、也是最后一次见面的情形,然后以间接手法,叙述了祥林嫂的去世。这里的详略、虚实,为整篇小说谋篇布局奠定了基础。一方面,“我”与祥林嫂有过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是了解祥林嫂的;另一方面,“我”又暗示出,关于祥林嫂大半生的事迹,许多并不是“我”亲自从祥林嫂处得到了,如关于她的死讯,就是间接地从鲁镇上形形色色如鲁四老爷之类的人物的口中知道的。所以,这个倒叙本身也是极富艺术力量的,是经过作者精心剪裁的段落。 在正式叙述祥林嫂的故事时,作者再一次用其如椽大笔展示了高超的叙事才能。倒叙、顺叙、插叙、借叙,灵活运用,使整篇叙事充满了活力,丝毫没有滞碍。我们且看看其对祥林嫂第一次来鲁迅老爷家帮工时,叙事顺序与事件先后顺序的关系: 叙事时间:①有一年的冬初,卫老婆子带祥林嫂来鲁四老爷家,那时祥林嫂大约二十六七岁——②死了当家人——③试工,三天后议定月工钱五百文——④十多天后知道她春天没了丈夫——⑤新年才过,河边淘米失踪——⑥卫老婆子带祥林嫂的婆婆来算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⑦河边寻到祥林嫂的淘米箩——⑧[听人说]祥林嫂被抓——⑨午饭后卫老婆子来解释。 可是,如果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来排列,上面的段故事顺序应当是:②—④—①—③—⑤—⑧—⑥—⑦—⑨。其中,祥林嫂被抓在前,她婆婆算工钱在后(或者同时进行)都是上午的事。但叙事严格遵循了“在鲁镇”的视角,凡不是在鲁镇发生的事件,均是通过其他人中口中而得到的。就在这个部分里,在整体上按时间顺序“顺叙”的过程中,运用了插叙(别人报告祥林嫂被抓了的经过,祥林嫂自己叙述丈夫之死),从而清楚交待了相应的细节内容。另外,作者巧妙地借工钱的数目,对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长度有了充分明白的交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