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美人心计中在住的方面不符合史实的画面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1 19:53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10-21 05:15
美人心计中在住的方面不符合史实的画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10-21 05:33
其实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都是在历史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的,不能把文学等同于历史。例如2000年的央视热播剧《大明宫词》其中涉及的桥段几乎与史实不符,属戏说题材。《美人心计》也如此,对于公元前的史实,完全还原便成了纪录片,因此对与历史有出入,且观众疑惑的剧情进行汇总: 1、剧中因周勃烧了偏院,被窦漪房罢免,全家贬谪,为了剧情需要,周亚夫与周勃毫无关系,其实历史上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 2、为了加深窦漪房和薄姬间的矛盾,剧情设置了虚构的青宁和周子冉两个王后。一般虚构的人物在影视作品中结局都是死,所以这个设置不是错误。历史上刘恒第一个王后给他生了四个儿子,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个王后的姓名,史称代王后,意思是代王刘恒的王后,她死了后刘恒封窦漪房为王后。她的四个儿子都相继去世了。 3、剧情为了加深窦漪房和慎儿间的感情纠葛,设置了“移花接木”的桥段:历史上刘恒的慎夫人不是电视剧中的聂慎儿,历史上的慎夫人是邯郸人,生卒年、家世不详。慎夫人没有生过孩子,剧中慎儿生了刘武,而刘武其实是窦漪房的儿子。历史上王娡是臧儿与平民王仲的女儿。并非慎儿与吕禄所生。 4、剧中的张嫣是刘盈姐姐鲁元公主丈夫的妾所生,避免了“**”之嫌。历史上的张嫣是鲁元公主亲生的。 5、剧中张嫣嫁给了周亚夫,是虚构的情节,张太后在汉宫活了36年就死去了,她的名字并没有被载入史料历史,“张嫣”这个名字是考证出来的,她被封为皇后时只有10岁。张嫣死的时候,宫女们替她净身时发现,张太后至死竟然冰清玉洁,依然是个处女。消息不胫而走,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她,怜惜她。于是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叫做花神庙。所以剧中周亚夫娶了她便出征了,张嫣也随之而死,并未圆房。 6、佛教是在东汉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西汉不应该出现拜佛、抄写佛经等情节。 7、有观众对成语的穿越大肆批评,其实这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较真,哪有古人说白话文的?所以影视剧的语言都设置的较为浅显,通俗为主,所以对台词的超前不伤大雅,无需计较。如:剧中多次出现“吃醋”一词,并不是这个时期的,“吃醋”的典故发生于唐太宗时期,唐以前没有这个词;剧中涉及的“茶叶”在汉朝都叫“茗”,现代人对“茗”不了解,编剧把它通俗成“茶”不算错;第11集中出现“班门弄斧”的成语。虽然这成语和鲁班有关,但是“班门弄斧“出自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欧阳修《与梅圣俞书》:“班门弄斧,可笑可笑。”在西汉初期没有。太后张嫣的“儿子”刘恭在被吕禄领出宫又送回来后所背诵的《三字经》汉朝时根本没有。 8、雪鸢给窦漪房送包子。包子诞生于三国,西汉没有这种食品。烟花最早出现在宋朝,而剧中多次出现烟花。 9、剧中对许多历史人物进行了合并。慎儿和慎夫人,刘盈和窦长君,都是这种艺术效果。剧中锦瑟家乡在赵国而被误派到代国做家人子,实际历史上,是窦漪房。窦漪房原名杜云汐,吕雉让她去代国当卧底,改名为窦漪房,为了复合她的身份,还说她有个失散的弟弟窦长君,后来汉惠帝刘盈为了保护她,说他是窦长君。历史上窦漪房就叫窦漪房,窦长君是她的亲哥哥,她的弟弟叫窦广国,窦广国字少君,也叫窦少君。汉文帝刘恒死后,封窦氏一族为侯,长君死的早,他的儿子窦彭祖被封为南皮侯,他的弟弟广国被封为章武侯。 10、电视剧中薄姬很不喜欢她的儿媳窦漪房,对她非常不好,这是为了结局中婆媳和解的桥段做铺垫。历史上薄姬很喜欢窦漪房,窦漪房原本不识字,薄太后就经常亲自教她写字。窦漪房年幼进宫,这常常让薄太后想起自己,所以薄太后对窦漪房还是很好的。 11、电视里窦漪房的父母都死了,她当了皇后,刘恒对他父母追封的史实并未涉及。实际,历史上窦漪房当上皇后,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汉景帝登基以后,窦太后为表孝心,填其父所坠渊而筑起大坟于观津城南,人间号为窦氏青山。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