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修建完成后,为什么非要处死工匠?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16:44
- 提问者网友:
- 2021-02-22 00:58
陵墓修建完成后,为什么非要处死工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2-22 01:39
古语有云,死者为大,而死者的身后事在中国尤为重要,历代帝王更是如此。不过,身为九五至尊的帝王,他们的陵墓跟寻常百姓“一?g土足矣”的思想大不相同,皇陵的修建,定要足够气派。而且,在历史上,皇陵开始筹备的时间都很早,除了最后清朝的那几位皇帝,其他的皇帝在登基不久就要派出亲信大臣为自己寻找“万年吉地”,然后,就择吉日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了。
为了显示皇家的尊严与气派,在国库充足的情况下,大部分皇帝都会搜罗天下的奇珍异宝收归于陵墓之中,以便于自己死后还能够享受生前的荣耀,但是,也就是这些奇珍异宝,成为了皇陵工匠们丧命的最直接原因。其实,在正史上很少见到坑杀工匠的记载,殉葬也早在西汉时期就废除了,虽然在元、明之时殉葬又死灰复燃,但是,对于墓葬建好之后,其工匠的下场鲜有记载。
但从一些资料的片段中可以看出古代修建陵墓的工匠确实会被杀掉灭口,这是一种惯例,并非只有几个帝王用过。
相传秦始皇在自己13岁的时候便开始修建陵墓,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皇陵修建工作一直持续了39年,共征用了70余万的工匠,工程持续时间之长,征用人数之多世所罕见。
庞大的工程量也带来了秦始皇陵的气宇轩宏与富丽堂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坐拥天下的心胸可见一斑。始皇陵珍宝无数,必然会引起盗墓贼的惦记,但是,为了封锁陵墓位置的消息,秦二世下令将参与建造陵墓的工匠尽数处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始皇陵在历史上隐匿了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在秦陵附近发现过乱葬坑,在新发现的修陵人的“乱葬坑”里,专家们对100多具遗骸进行了整理后发现,该批遗骸的年龄在15岁到30岁之间,所以说,修建陵墓坑杀工匠这种事情自古有之,并非以讹传讹。
元代皇帝共有包括铁木真、窝阔台、贵由等在内的16个皇帝,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这16位皇帝的陵墓位置迄今无人知晓,更别说被盗了。元朝陵墓位置的保密性之强在于其特殊的“秘葬”制度。
据说,成吉思汗在建造陵墓时将地址选在山清水秀的风水极佳之地,并下令在自己百年之后将尸身放到“树棺”之中,所谓“树棺”,就是将一整块大树掏空而做成的棺材,这样就从外观上来看,完完全全只是一块大“木头”,此外,他还要求将陵墓之地所居之人尽数迁走,下葬后再用百数之马将地面踏平,直到墓地表面长出青草是士兵方可回京。
可是,修墓需要人吧,看管的士兵需要人吧,最终,这些士兵连同修建墓穴的工匠都一同被处死了,这也就有了后来利用骆驼寻找陵墓位置的传说。
相传,此方法被元朝历代君主沿用,元代的皇陵位置也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团。
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例外。
比如,后周太祖郭威,他出身于贫苦人家,读过些书,知道民间疾苦。即位后,他对宰相王峻说:“我是穷苦中长大,碰到机运当了皇帝,不敢重敛百姓以豪华自己。”所以在他临死前他就对臣下说道:“我不行了,你赶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留在宫中太久。陵墓务必从简,别去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许多工匠,不要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
于是,在郭威的死后,就“简单”的下葬了,在其安葬后,就在陵墓附近为他招募了30户百姓,蠲免他们的徭役,让他们世代守护郭威墓。
不过,这种事情不光在中国,外国人更狠。
比如,被中国打到欧洲的匈奴帝国,当时的匈奴帝国国王阿拉提暴病而亡。于是,匈奴人拦住一条河流的水,把阿提拉的遗体埋葬在干枯的河床下,然后再开闸放水。首先这样的方法已经是万无一失了,墓葬位于河床之下谁能找得到。可是,这样他们还不放心,随即,他们又将所有参与施工的奴隶全部处死,以使后世的盗墓者得不到任何线索。
所以,阿提拉的坟墓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相较于秦始皇陵与元代皇帝陵墓,慈禧的陵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到了清朝,修建陵墓的工人不同于之前的服刑人员和普通平民,他们全部都是聋哑人,由于聋哑人耳不可闻、口不能言,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写字,因此,他们完工之后很难泄露陵墓的位置。但是,由于修建陵墓工程浩大,官员一时之间很难找到足够的聋哑人,这就使得很多正常人被冒充为聋哑人以充数,负责慈禧陵墓修建的工人中就有不少正常人,姜石匠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姜石匠正在陵墓干活,突然一个石头滚落正中姜石匠,姜石匠被石头砸到后昏了过去,当时官员们以为他死了,为了避免鲜血让陵墓沾上了晦气,姜石匠随即就被扔了出去。谁也没有想到,就在陵墓施工完成以后,修建陵墓的工人被尽数处死,而姜石匠成为了唯一知道陵墓位置的活口。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1928年,这个姜石匠被孙殿英找到,并且有他领头找到了慈禧的陵墓,这也就有了后来孙殿英炮轰慈禧陵墓的故事。
为了显示皇家的尊严与气派,在国库充足的情况下,大部分皇帝都会搜罗天下的奇珍异宝收归于陵墓之中,以便于自己死后还能够享受生前的荣耀,但是,也就是这些奇珍异宝,成为了皇陵工匠们丧命的最直接原因。其实,在正史上很少见到坑杀工匠的记载,殉葬也早在西汉时期就废除了,虽然在元、明之时殉葬又死灰复燃,但是,对于墓葬建好之后,其工匠的下场鲜有记载。
但从一些资料的片段中可以看出古代修建陵墓的工匠确实会被杀掉灭口,这是一种惯例,并非只有几个帝王用过。
相传秦始皇在自己13岁的时候便开始修建陵墓,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皇陵修建工作一直持续了39年,共征用了70余万的工匠,工程持续时间之长,征用人数之多世所罕见。
庞大的工程量也带来了秦始皇陵的气宇轩宏与富丽堂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坐拥天下的心胸可见一斑。始皇陵珍宝无数,必然会引起盗墓贼的惦记,但是,为了封锁陵墓位置的消息,秦二世下令将参与建造陵墓的工匠尽数处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始皇陵在历史上隐匿了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在秦陵附近发现过乱葬坑,在新发现的修陵人的“乱葬坑”里,专家们对100多具遗骸进行了整理后发现,该批遗骸的年龄在15岁到30岁之间,所以说,修建陵墓坑杀工匠这种事情自古有之,并非以讹传讹。
元代皇帝共有包括铁木真、窝阔台、贵由等在内的16个皇帝,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这16位皇帝的陵墓位置迄今无人知晓,更别说被盗了。元朝陵墓位置的保密性之强在于其特殊的“秘葬”制度。
据说,成吉思汗在建造陵墓时将地址选在山清水秀的风水极佳之地,并下令在自己百年之后将尸身放到“树棺”之中,所谓“树棺”,就是将一整块大树掏空而做成的棺材,这样就从外观上来看,完完全全只是一块大“木头”,此外,他还要求将陵墓之地所居之人尽数迁走,下葬后再用百数之马将地面踏平,直到墓地表面长出青草是士兵方可回京。
可是,修墓需要人吧,看管的士兵需要人吧,最终,这些士兵连同修建墓穴的工匠都一同被处死了,这也就有了后来利用骆驼寻找陵墓位置的传说。
相传,此方法被元朝历代君主沿用,元代的皇陵位置也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团。
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例外。
比如,后周太祖郭威,他出身于贫苦人家,读过些书,知道民间疾苦。即位后,他对宰相王峻说:“我是穷苦中长大,碰到机运当了皇帝,不敢重敛百姓以豪华自己。”所以在他临死前他就对臣下说道:“我不行了,你赶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留在宫中太久。陵墓务必从简,别去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许多工匠,不要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
于是,在郭威的死后,就“简单”的下葬了,在其安葬后,就在陵墓附近为他招募了30户百姓,蠲免他们的徭役,让他们世代守护郭威墓。
不过,这种事情不光在中国,外国人更狠。
比如,被中国打到欧洲的匈奴帝国,当时的匈奴帝国国王阿拉提暴病而亡。于是,匈奴人拦住一条河流的水,把阿提拉的遗体埋葬在干枯的河床下,然后再开闸放水。首先这样的方法已经是万无一失了,墓葬位于河床之下谁能找得到。可是,这样他们还不放心,随即,他们又将所有参与施工的奴隶全部处死,以使后世的盗墓者得不到任何线索。
所以,阿提拉的坟墓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相较于秦始皇陵与元代皇帝陵墓,慈禧的陵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到了清朝,修建陵墓的工人不同于之前的服刑人员和普通平民,他们全部都是聋哑人,由于聋哑人耳不可闻、口不能言,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写字,因此,他们完工之后很难泄露陵墓的位置。但是,由于修建陵墓工程浩大,官员一时之间很难找到足够的聋哑人,这就使得很多正常人被冒充为聋哑人以充数,负责慈禧陵墓修建的工人中就有不少正常人,姜石匠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姜石匠正在陵墓干活,突然一个石头滚落正中姜石匠,姜石匠被石头砸到后昏了过去,当时官员们以为他死了,为了避免鲜血让陵墓沾上了晦气,姜石匠随即就被扔了出去。谁也没有想到,就在陵墓施工完成以后,修建陵墓的工人被尽数处死,而姜石匠成为了唯一知道陵墓位置的活口。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1928年,这个姜石匠被孙殿英找到,并且有他领头找到了慈禧的陵墓,这也就有了后来孙殿英炮轰慈禧陵墓的故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