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赠汪伦最后一句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22:36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4-04 05:57
赠汪伦中最后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是"不及汪伦赠我情"?还是两者都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4-04 06:10
当然是“不及汪伦送我情”,是王伦唱山歌担村酒送别李白的情景,怎么会是“赠”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4-04 08:55
以前学的好像是“不及汪伦送我情”
  • 2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4-04 08:17
古诗《赠汪伦》最后一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3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04 07:18
当然是“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一句是没有带疑问的
  • 4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4-04 06:39
是“不及汪伦达我情”,诗里面是李白要走了,汪伦来送。 现在这首诗是赠给汪伦的。
  • 5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4-04 06:19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白 题为赠,所以也非错,但句中确是用送我情,因为是送别诗. 送字切合中心,另外此首为仄起式七绝.用送字更为上口.(只是从音韵方面说下.) [1]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 [2]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