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2 23:09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12-22 15: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松风阁记(一)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①,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jiū),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②,潇洒而扶疏,鬖髿(sān suō)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③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④?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二)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之为明。有声,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注】①屃赑(xì bì):强壮有力的样子。②巃嵸(lóng zōng):聚集的样子。③方舟上人:法号叫方舟的老和尚。④《高士传》:许由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史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不得其中和 中和:和谐适度 B.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 黩:轻率 C.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 走:淌过 D.无外物以汩其心 汩:扰乱 下列各组语句中,能够说明风声“适意”的一组是 ①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 ②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 ③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 ④稍大,则如奏雅乐 ⑤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⑥听之者,耳为之聪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文从大处入笔生发议论,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描写主体。 B.(一)文中第四、五段先描写松的枝干、针叶以及松树的形状、姿态;再写由于风的作用而发出自然美妙的松涛声。 C.(一)(二)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摹状的手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极力赞美了松和风给人带来的无穷美感。 D.作者游松风阁感到安逸舒适、悠闲自在,颇为清高自得;因而认为大可不必用许由和伯夷、叔齐的方式来自命清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12-22 17:03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小题1】B(污浊) 【小题2】C(①写声音的来源 ②文中说山谷的声音不宜 ⑤写游松风阁的感受) 【小题3】A (逐层推论引出本文描写的主体) 参考译文: (一) 雨、风、露、雷,都来自天空。雨、露有形体,万物等待它们来滋润;雷没有形体却有声音,风也是这样的。 风不能自己发出声音,要依附于其它物体才会发出声音。不像雷的震怒号叫,能在虚无的太空中发出大声轰响。正因为风要附借着物体而发出声音,所以它的声音完全随着物体而改变:风声的或大或小、或清越或浑浊,或令人欣喜或令人惊惧,全都是随从它所依附物的形体而发出的。土山石崖雄壮而高大,风即使依附于它们还是不能发出声音;山谷空虚而深邃,风穿过山谷就会发出雄浑凄厉的声音;潮水荡漾而轻柔,风吹过水面就会产生波涛翻滚的声音。这些声音都不能达到和谐适度,使人听了胆战心惊。所以,唯独风依附于花草树木所产生的声音最为适度。 而花草树木当中,叶子阔大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窒息沉闷;叶子枯萎了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极为悲凉;叶子很柔弱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细弱而不高昂。因此,最适宜于风所依附的物体莫过于松树了。 大凡松树这种植物,树干挺直而树枝弯曲,叶子细小而成长条,形状离奇古怪而茂密丛集,姿态潇洒自然而舞姿翩翩,针叶蓬松散乱而活泼玲珑。所以风从松树上吹过的时候,不会被阻塞也不会被激荡,疏松通透、流畅通达,发出自然悦耳的声音;所以,聆听这种声音可以消除烦闷和污浊,洗涤昏暗和肮脏,精神开朗而心情怡悦,心境恬静淡泊而寂静寥远,好像是在太空中自在地往来,同自然万物一起遨游。看来,在山林中寻求快意的人最适合于听松风,他们以听松风为快乐而不愿离去。 会稽山上的金鸡峰,有三棵大松树,不知道它们生长了几百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它们,发出如同地下的泉流淌过沙石的飒飒声;风稍大一些,那声音就像是演奏高雅的乐曲;大风吹来,那声音就像水上扬起波涛,又像敲响大鼓,隐隐约约地很有节奏。 有位法号叫方舟的老和尚,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起名叫松风阁。我曾经到过这里并在此停留,非常得意地想要留在这里,不愿归去。松风阁虽然处在山林之中,但又不远离人烟稠密的地方。夏天不因酷热而苦恼,冬天不因严寒而恐惧,观赏松树可以使我感到悦目,听着松涛可以使我感到快耳,安逸舒适而悠闲自在,自由往来而徜徉徘徊,没有身外之物来扰乱我的心情,可以欣喜快乐,可以整天流连,又何必要像许由那样用颍河水洗耳朵而自命清高,像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吃野菜来表示清高呢? 我是一个志在天下、四海为家的人,行踪去向没有一定,但对这松风阁感情很深,不能忘怀,所以在将要同老和尚告别之时写下这篇文章作纪念。日期是元顺帝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 (二)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面,活水源的上头。我今年春天初到那里,停留了两天,不巧遇上下雨,只听见波涛的声音整天整夜地响个不停,而未能完全观赏到这里美妙的境界,到了这一次,来来往往在松风阁上住了十多天,于是得以详尽地知道这里变化多姿的情态。 原来阁楼后边的山峰,独立高耸在群峰之中,而大松树又生长在峰顶。仰头观看,如同羽毛装饰的车盖遮在头顶上。每当太阳挂在天空正中的时候,就有风吹拂着树枝,松树就像龙在飞翔凤在起舞;树影洒落在阁楼的房檐和屋瓦上,金黄的和碧绿的光影交相辉映,编织成彩色的锦绣。观看到这种景象的人,眼睛都因它而更加明亮。还听到一种声音,像是下起阵阵大雨,又像是涧水冲激着崖石,有时又像战马飞快地奔驰,像刀枪剑戟互相碰撞;忽而又发出像草虫急促的细声鸣叫,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像是很远又像是在近前,简直无法形容它们的情状。聆听到这种声音的人,耳朵也因它而更加聪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1-12-22 18:19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