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奴才是不是都是太监?
答案:6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15:11
- 提问者网友:动次大次蹦擦擦
- 2021-01-25 02:46
清朝时期的奴才是不是都是太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1-25 03:48
清朝的太监都是称自己奴才的!! 列如某某奴才答话:奴才这就去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1-25 09:01
不是。 奴才。服侍皇家都成奴才。比如太医也是。。但不是太监。
- 2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1-25 07:50
并不是。 奴才是指待奉主子之奴仆(满语称包衣阿哈),现代一般用于讽刺,含负面意义。明、清时期太监面对皇帝亦会自称奴才,而清朝的满族大臣面对皇帝也会自称奴才(表示亲近),汉人却不自称奴才(清朝也禁止汉人对皇帝自称奴才,认为汉人奴才不如,只准称臣)。在清代成为皇帝奴才是特权。因为乾隆时有汉臣邀宠自称奴才,因此发圣谕满汉今后上奏折一律称臣。宁可满人降格称臣,也不能让汉人做奴才。 侍奉皇帝的不仅是太监,大臣之类也是奴才。清朝官员服饰马蹄袖等就是表示官员们身为皇家的奴才,当牛做马之意。
- 3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1-25 07:20
关于清朝称臣和奴才的规定:
具体就是以乾隆时为界限 ,乾隆前,称为未定型时期, 乾隆后称为定型时期 清朝大臣上奏本,有时候称:“奴才”有时又称:“臣” 臣:满语作“amban ”奴才:满语作“aha ”这两个使用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清初的时候,称奴才有这几种情况 :一.上三旗旗人对皇帝的自称,上三旗就是两黄和正白 ,在清初的时候,上三旗是属于皇帝亲领,也就是说:上三旗旗人是皇帝的直属旗人。所以,在对自己的主子的时候,自然称奴才 二,上三旗包衣对皇帝的自称。三,下五旗旗人,包衣,对本旗旗主的自称。这个也好理解,他们都是本旗旗主的直属旗人 。四,下五旗旗人,包衣对其他旗主,王公的自称 。五,汉臣的谄称 这种情况就是很多大臣为了和皇帝套近乎于是自称奴才。 这种情况在乾隆时被禁止
- 4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1-25 06:11
清朝太监和清代满人、文官、武官等对皇帝或上级官员的自称。[
奴才是指待奉主子之奴仆(满语称包衣阿哈),现代一般用于讽刺,含负面意义。明、清时期太监面对皇帝亦会自称奴才,而清朝的满族大臣面对皇帝也会自称奴才(表示亲近),汉人却不自称奴才(清朝也禁止汉人对皇帝自称奴才,认为汉人奴才不如,只准称臣)。在清代成为皇帝奴才是特权。因为乾隆时有汉臣邀宠自称奴才,因此发圣谕满汉今后上奏折一律称臣。宁可满人降格称臣,也不能让汉人做奴才。
- 5楼网友:鱼忧
- 2021-01-25 05:28
你先了解下包衣这个概念,包衣人是清代八旗组织内部的一种封建人身领属制度,它是中国古代封建主仆制度的延续,体现了封建等级社会中臣仆与领主之间的人身隶属关系。包衣人:满语全称“booi aha”读(包衣阿哈),本意为“家里的仆人”,指清代满洲贵族家中豢养仆人,或朝廷封赐隶属于满洲贵族宗室管理的属民。
理论上只要汉人入了旗,他都是旗主的奴才,不论是不是太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