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教《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几个句子的语法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15:05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2-13 02:05
在看ANNA KALENINA时(英译者为:Louise & Aylmer Maude),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疑难句子,请高手予以解答和指点,谢谢。
1.第二部第五章中有一句:'translate that:"not wisely but too well" ',看该句的中文翻译为(草缨的中译文,下同):说得明白些,是喝过酒的。这里not wisely but too well为什么能解释为喝过酒呢,无法理解。
2.第三部第三十一章中有一句:these two men were so near akin and so intimate with one another,that between them the least movement or intonation expressed more than could be said in words.该句中than 后面的句子could be said in words中的主语是什么,是不是被省略了,这是什么语法规则。
3.第六部第十三章中有一句:His comrade had wakened long before, and had had time to get hungry and have their breakfast.这一句子的后半部分的had had time to get hungry是什么语法规则,如何理解及翻译该句.
4.第七部第二十章中有一句:Oblonsky did not tell him that it was a 'live' business;Bartnyansky would not have understood that. 这一句中的后半部分初看起来像虚拟语气,按理应该是“Bartnyansky本来不会理解”的意思,但看中文的翻译却为:Bartnyansky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这么翻译,这是什么语法规则。
5.第八部第四章中有一句:I should not have known him,初看起来这一句也像虚拟语气,按理应该是“我本来认不出他”的意思,但看中文的翻译却为:我都快认不出他了。为什么这么翻译,这是什么语法规则。
6.第八部第十三章中有一句:But as soon as an important moment of life comes,like chilidren when they are cold and hungry,I go to Him,and even less than the children whose mother scolds them for their childish mischief do I feel that my childish attempts to kick becase I am filled should be reckoned against.该句中的do 是什么用法,为什么放在主语I前,此其一;其二,该句中的kick及reckoned against 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和翻译。

非常感谢Fatlion的解答,不过在您的回答中还有几点疑问(以下序号与原问题序号一一对应),请指教:
1 . 该句另外一个版本的翻译为(译者为Constance Garnett):‘In other words, drinking.’所以很明显是喝过酒的意思,您的解释感觉有些牵强。
2.虽然我们可以加上一个what(that应该也可以吧),使之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可以省略掉,因为与这个句子相比较的前一个句子(即than之前的句子)中并没有我们所认为的可以补在后句(即than之后的句子)中的what,因而两句没有重复主语,按一般的规则不省略才对啊(另一个英译本与该句相似,也没有主语,所以该英文句子本身的正确性应该没问题。)
3.我的意思不是说它的时态不好理解,而是说have time to get hungry 这种用法形式(另一个英译本与该句相似)难于理解,因为一般来讲have time to do something 的意思是有足够的时间做某事,而这句意思却是说他的朋友早都饿了。
4.感觉您的见解有些牵强。
5.与上面一句一样,感觉您的见解有些牵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2-13 02:15
把一本小说抠得这么细,我非常佩服楼主。

1,not wisely but too well原本是莎剧《奥瑟罗》中的名句(then must you speak / Of one that loved not wisely but too well,朱生豪先生译为“你们应当说我是一个在恋爱上不智而过于深情的人”)。我觉得《安》原文中此处也应该有关于爱情的一层意思,所以在英译本里才借用了这个典故,以求形不似而神似。此处很难意译成中文,大意是“可以说,不太理智,但感情真切”

2,我觉得应该是省了一个what, 加上what, 结构就完整了。(that between them the least movement or intonation expressed more than (WHAT) could be said in words.——这两个人如此相像,以至于任何细微的动作或语气上的暗示都传达着难以言表的含义。

3,His comrade had wakened long before, and had had time to get hungry and have their breakfast。这句很明显,用的是过去完成时。因为小说叙述整体要求过去时,而这里表达过去的过去都干了什么则用到了过去完成时。后面的get hungry和have breakfast是平级的,都接在had had time to后面,属于不定式。
因此可以译为“他的朋友已经醒了很久了,有足够长的时间来感到饥饿并吃早饭”

4,5,在这两处英文翻译明显就是虚拟语气,但这并不等于说中译本就一定会表达同样的意思。因为两者全都从俄文原本译出,俄文版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我们不知道,不过两种译本肯定都要在各自的语言中寻找与原文意义、语气相近的译法。英文中虚拟语气用得很广,因此可以这样译;而汉语中“本来。。。”并非习惯说法,所以不这样译,都是很正常的。
如在4中,英文的意思应该是“Oblonsky没有告诉他。。。,(因为即使告诉了Bartnyansk),他也不会理解”。这和中译本中“Bartnyansky是无法理解的”其实完全是一个意思。
在5里,我觉得英文的意思似乎更像“我就不应该认识他”,这和中译本“我都快认不出他了”虽然意思不同,但都有埋怨的意味在里面,也算相近。

6,这里的do是一个倒装句的结构(正常语序:I feel, 倒装后:do I feel)。这里的kick根据上下文可以有很多意思,甚至其本意。Reckon是认为、看作的意思,reckon against应该就是看作不好的意思。
因此这句可以译为:
“但是当生命中重要的一刻到来时,我就会像饥寒交迫的孩子们那样跑到他那里去。与犯了错被妈妈责骂的孩子相比,我甚至更不觉得这种出于心中满足的行为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