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宋诗选注》序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30 16:43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12-29 19: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宋诗选注》序 钱钟书 宋朝收拾了残唐五代那种乱糟糟的割据局面,能够维持比较长时期的统一和稳定,所以元代有汉唐宋为“后三代”的说法。不过,宋的国势远没有汉唐的强大,我们只要看陆游的一个诗题: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宋太祖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曾把南唐吞并,而也只能在他那张卧榻上做陆游的这场仲夏夜梦。到了南宋,那张卧榻更从八尺方床收缩而为行军帆布床。此外,又宽又滥的科举制度开放了做官的门路,既繁且复的行政机构增添了做官的名额,宋代的官僚阶级就比汉唐的来得庞大,所谓“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 北宋的“冗官冗费”已经“不可纪极”。宋初有人在诗里感慨说,年成随你多么丰收,大多数人还不免穷饿:“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贫!”最高增加到一百倍的收成只是幻想,而至少增加了五倍的冗官倒是事实,人民负担的重和痛苦的深也可想而知,例如所选的唐庚《讯囚》诗就老实不客气的说大官小吏都是盗窃人民“膏血”的贼。国内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因国际的矛盾而抵触得愈加厉害;宋人跟辽人和金人打仗老是输的,打仗要军费,打败仗要赔款买和,朝廷只有从人民身上去榨取这些开销。 北宋中叶以后,内忧处患、水深火热的情况愈来愈甚,也反映在诗人的作品里。但是它反映这些情况和表示这个背景的方式可以有各色各样。 下面选了梅尧臣的《田家语》和《汝坟贫女》,注释引了司马光的《论义勇六札子》来印证诗里所写当时抽点弓箭手的惨状。这是一种反映方式的例子。我们可以参考许多历史资料来证明这一类诗歌的真实性,不过那些记载尽管跟这种诗歌在内容上相符,到底只是文件,不是文学,只是诗歌的局部说明,不能作为诗歌的惟一衡量。也许史料里把一件事情叙述得比较详细,但是诗歌里经过一番提炼和剪裁,就把它表现得更集中、更具体、更鲜明,产生了又强烈又深永的效果。反过来说,要是诗歌缺乏这种艺术特性,只是枯燥粗糙的平铺直叙,那么,虽然它在内容上有史实的根据,或者竟可以补历史记录的缺漏,它也只是押韵的文件,例如下面王禹偁《对雪》的注释里所引的李复《兵馈行》。因此,《诗史》的看法是个一偏之见。 下面选了范成大的《州桥》,注释引了范成大自己的以及楼钥和韩元吉的记载来说明诗里写的事情在当时并没有发生而且也许不会发生。这是另一种反映方式的例子,使我们愈加明白文学创作的真实不等于历史考订的事实。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而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否则它就没有尽它的艺术的责任,抛弃了它的创造的职权。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 下面选了萧立之的《送人之常德》,注释引了方回的逸诗作为参照,说明宋末元初有些人的心理是:要是不能抵抗蒙古人的侵略,就希望找个桃花源去隐居,免得受异族的统治。这是又一种反映方式的例子。一首咏怀古迹的诗虽然跟直接感慨时事的诗两样,但是诗里的思想感情还会印上了作者身世的标记,恰像一首咏物诗也可以诗中有人,因而帮助读者知人论世。譬如汪藻有一首《桃源行》,里面说:“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求长年!”这首诗是在“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崇道教、求神仙的时候作的,寄托在桃花源上的讽喻就跟萧立之诗里寄托在桃花源上的哀怨不同。 “到了南宋,那张卧榻更从八尺方床收缩为行军帆布床”表达了哪两层意思?(4分) 答: 作者说“诗史”的看法是个一偏之见,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作者说汪藻和萧立之在桃花源上的寄托不同,请分别写他们各自的寄托。((4分) (1)汪藻寄托的是 (2)萧立之寄托的是 (1)文章说“宋的国势远没有汉唐的强大”,具体表现在那三个方面。(3分) 答:(1) (2)文章讲了诗歌反映现实的哪三种方式?(3分) 答:(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像个废品
  • 2021-12-29 19:34
【小题】.答:国土变得更小;政权更不稳定。 【小题】答:诗可以反映历史,但不等于历史;诗必须有艺术性,而不能是押韵的文件。 【小题】(1)对徽宗崇道教求神仙的讽谕 (2)为了免受异族统治不得不隐居的哀怨 【小题】(1)国土面积小于汉唐;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屡打败仗,赔款买和。 (2)感慨时事、艺术想象、咏怀古迹 (以上简答题,意思正确,抓住了关键的词语,即给分) 解析: 无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12-29 20:03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