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辛巳二月,余将登黄山,憩余抡仲之桃源庵。日将夕矣,微雨霡霂1...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1:05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1-03 17:30
辛巳二月,余将登黄山,憩余抡仲之桃源庵。日将夕矣,微雨霡霂1,四山无人,白龙潭水撞耳如悬霤2,顾而乐之。谓同游吴去尘曰:“此时安得一二高人逸士,剥啄款门,为空谷之足音乎?”俄而,篱落间飒拉有声,屐齿特特然,则邵幼青偕其叔梁卿,俨然造焉。再拜而起曰:“吾两人宿舂粮,从夫子于白岳而不及也,今乃得追杖屦于此。”皆出其诗以求正焉。越翌日,余登山憩文殊院,幼青踵至,曰:“梁卿肥,不便登顿,至慈光寺而反,吾亦从此而止。明日遥望天都峰顶,如昔人登莲华峰,以白烟一缕为信,摇手一笑耳。” 余语去尘:“新安城市,浩如尘海,得二邵君,差足妆点物色,他日可以为美谈也。”问二邵诗云何,余曰:“古云诗人,不人其诗而诗其人者,何也?人其诗,则其人与其诗二也,寻行而数墨,俪花而斗叶,其于诗犹无与也。诗其人,则其人之性情诗也,形状诗也,衣冠笑语,无一而非诗也。吾与子游芗村、药谷之间,山重水袭,溪回谷转,青鞋布袜,杳然尘埃之外。于斯地也,穿烟岚,穴云气,扶杖而追寻。司空表圣之论诗曰:‘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吾之遇二邵于斯也,表圣之所云,显显然在心目间,称之曰诗人焉其可矣。吾游黟山,不获见桃花如扇,竹叶如笠,松花如纛,得二诗人于芗村、药谷之间,夫然后而知诗,夫然后而知诗人,兹游之所得奢矣。”去尘告我曰:“幼青以求序故,典妇一钗,赁舟过虞山,食尽反矣,幸有以慰。”余曰:“诺。”遂书之以为序。 幼青肤清貌癯,如羽人道流。其诗少摹长吉,晚师香山,骨气清稳,非以割剥为能事也。海内能诗者知之,余不具列焉。 (取材于钱谦益《邵幼青诗草序》) 注:1霡霂:mài mù。小雨连绵。2悬霤:雨水从屋檐流下。霤,liù。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而乐之 顾:回头看 B.吾两人宿舂粮 宿:准备 C.幼青踵至 踵:跟随 D.食尽反矣 反:通“返”,回去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皆出其诗以求正焉 则其人之性情诗也 A. B. 常以身翼蔽沛公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表圣之所云 余不具列焉 C. D.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余)憩余抡仲之桃源庵 B.今(乃)得追杖屦于此 C.(去尘)问二邵诗云何 D. 幸有以慰(吾)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游览黄山,途中碰到阴雨天气,借宿于余抡仲的桃花庵,在那里偶遇邵幼青。 B.邵梁卿因身体原因只走到慈光寺,邵幼青在到达文殊院后,也不准备再往上攀登。 C.在与去尘的对话中,作者阐释了“诗其人”的诗歌创作理论,称二邵为真正的诗人。 D.了解了邵幼青的诚意,又因为激赏他的性情品格,作者欣然命笔,为其诗集作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1-03 18:13
6.B 7. C 8.D 9.A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1-03 19:20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