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佛教讲无所求,所求皆为空。那么,难道“一花一世界”真的好吗?若只讲究心含世界,而无求于功名地位,不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07:26
  • 提问者网友:缘字诀
  • 2021-02-18 19:54
教讲无所求。那么,难道“一花一世界”真的好吗?若只讲究心含世界,所求皆为空,而无求于功名地位,不是失了人的进取心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2-18 21:28
你求到的还是你“心”中本有的,当然是空的,空是妙有。那里是人乱求就能求得到的。如果不如理如法按照因果规律去求,会南辕北辙自寻烦恼,现在的人很多这种情况,生活得很痛苦。求到了的怕失去,求不到的又妒忌,如果明了因果,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人的生活不更快乐吗,也不会因为得不到而妒忌和痛苦,会把精力用在修因上,自然心想事成。一切都是因果规律的作用佛讲无所求,是因为你“心”中有所有,所以不需要求,有求必应。这难道不好吗?如果你想了解正信的佛教:“财布施得财富,不是一无所有。佛教讲功名地位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佛说,就不会害怕失去,建议你看《觉海慈航》和《认识佛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2-19 02:42
佛法学习 人生还是需要些智慧的点我名字,再点空间,上面有个三慧禅房的链接,就都有了。 阿弥陀佛
  • 2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2-19 02:12
佛讲的无所求,是不求私欲。讲的空,是只没有神,没有灵魂,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不能将空,看成空洞的空。一花一世界讲的是相对性,每个生命,每个空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珍惜 ,所以要爱护所有有情。精华了内心,没有私欲,只有慈悲大爱,再去做有益有情的事情,不是更加努力,更加不怕牺牲,更加壮烈?
  • 3楼网友:鸠书
  • 2021-02-19 00:56
据世界医疗卫生组织统计,因恶劣的环境,循环的灾祸,和人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造成的精神病患者超过了一亿一千三百万,控制不住感情自杀的人每年是三 十万人,用佛法教人明白什么是精神,什么是理智,让人放弃【沉重的欲望】,放下【过度的需求】,舍去【不必要的执着】,学会满足、知足和放下,这就是智者的心态,追求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定会迷失自我,所以佛法让人开悟,让人明理。佛法界经常讲,要开悟,要放下,什么叫开悟?想得通,想得明白,无所谓了,那就叫开悟。 放下不是让你放弃努力。
  • 4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2-18 23:37
这里面,人们总是歪曲无所求的意思。佛是说,不要执着,该干什么干什么,不求回报,一切解释云烟,在意,又不执著,明白吧? 功名利禄就好像水泡,不值得我们去为了他造恶业,下地狱。
  • 5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2-18 22:45
即所谓悟后起修,让自己的命运有了明显的转变。因此,佛教的世间法,难用语言描述的,所谓的空,不是您所理解的空,就是明证,网上也众多的能过放生改变命运的文章,我也通过放生行善,您所理解的空,是顽空,是佛教所反对的。真正的空佛教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依十善业所行。只有修行到证悟了空性,修行才有了真正的保证,否则,错误的行动,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明朝袁了凡先生的事例,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系统,不能只听一两句偈去片面理解。这个空,就是属于出世间法,世间所追求的财富、福禄寿康皆可实现。 再,非教人不进取,而是叫人按照客观存在的因果规律办事,方可得到所追求的理想,所谓“言语道断”,要通过实修来证悟的。佛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