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税后年薪怎么算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2:24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1-03 17:49
税后年薪怎么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1-03 18:52
问题一:知道税后工资后怎么来计算税前工资 税后3100,是不用扣税的,3500一下都不扣税
谁告诉你首先税后=税前-四金-个税
应该是:应发工资-四金=税前
税前-个税=实际所得(税后)问题二:知道税前工资和税后工资 怎么计算社保 社保缴纳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问题三:税后年薪怎么填 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帐户),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公积金缴费比例: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的10%。 你没有说清楚公积金的交纳额度,所以没法细算。但是公式就是(你的工资总额-扣除个人的四险一金-2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问题四:★知道税后工资怎么算税前工资 税后3100,是不用扣税的,3500一下都不扣税
谁告诉你首先税后=税前-四金-个税
应该是:应发工资-四金=税前
税前-个税=实际所得(税后)问题五:知道税后工资怎么算税前工资 给你复制一个例子,自己套算一下.
请帮我计算计算.税后工资3286.46RMB,税前是多少啊?
专家回答: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费用扣除标准一速算扣除数)÷(1一税率)
(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所附税率表一、二、三)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因此,算出你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然后,用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就得到税前工资了。
应税所得额=(3286.46-1600-25)÷(1-10%)=1814.07
应纳个人所得税=1814.07×10%-25=159.61
税前工资=3286.46+159.61=3446.07问题六:税后工资怎么算? 不考虑社保公积金
税前工资-[(税前工资-3500)*20%-555]=税后工资10000
税前工资=10931.25
个税=10931.25-10000=931.25或个税=(10931.25-3500)*20%-555=931.25问题七:知道税后工资怎么算税前工资 税后3福00,是不用扣税的,3500一下都不扣税
谁告诉你首先税后=税前-四金-个税
应该是:应发工资-四金=税前
税前-个税=实际所得(税后)问题八: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如何计算 对于最普遍的按月薪方式领取工资的职工来说,无论是身处哪个城市,税后工资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税后收入=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个人所得税其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税前收入-(个人社保缴费+公积金缴费)骸计算方式就是前述公式中的“(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而含税级距和不含税级距的区别在于: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表1: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问题九:税后工资怎么算 一般来说是税前工资,所以3500元的工资是不用交税的。
要扣的一般就是五险一金,如果是正规单位的话,那就有比例划分的了,但是全国各地缴纳比例不完全一样。 一般来所: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8%,个人2%;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无须缴费;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无须缴费;住房公积金:首先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与五险不一样,严格说来应该按照劳动者上一年度的总收入计算缴费基数,不低于上一年度当地社平工资的60%,不超过上一年度社平公司的3倍。但现实中多数单位都只按照劳动者月基本工资为基数缴费。比例:5%-12%,用人单位可在这一范围内自行选择和调整。常见为8%,单位和个人1:1等额供款。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