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康熙生母是谁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8:59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1-24 01:42
康熙生母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1-24 02:20
问题一:康熙的母亲是谁 清世祖顺治皇帝妃,佟佳氏,都统佟图赖之女。本姓佟,后改姓佟佳氏。顺治初年入宫,为庶妃。1660年,清世祖福临驾崩,孝庄文皇后册立佟佳氏所生玄烨为皇帝,即康熙皇帝。佟佳氏被尊为慈和皇太后。2年后,体弱多病的皇太后驾崩于慈宁宫。
佟佳氏先于董鄂氏进宫,顺治十年生皇三子玄烨,后董鄂妃入宫,佟佳氏在宫中像当时所有嫔妃一样,受到皇帝的冷落。按照宫廷的规矩,皇子不能由生母抚养,因此佟佳氏可谓既得不到爱,又无从把爱付出。顺治死后2年,身心备受折磨的皇太后因为重病撒手人寰,时年二十四岁。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佟佳氏与孝献皇后董鄂氏和世祖福临合葬清孝陵,雍正、乾隆朝累加谥,谥号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问题二:康熙的十三阿哥生母是谁 允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是敏妃章佳氏,他的外公是位参领。允祥14岁时,生母去世。康熙帝序齿诸子中,除去允礽外,允祥是惟一一位较早失去生母的皇子。章佳氏去世后,允祥由德妃代为照料,与德妃长子胤禛十分要好,这同自幼由惠妃抚养的允祀与惠妃之子允礻是之间的亲密关系,十分相似.
允祥精于骑射,诗文翰墨亦佳[注:参见鄂尔泰等修:《八旗通志初集》卷134,《宗室王公列传》6,《怡亲王胤祥》]。他同比其小两岁的皇十四子允礻题,是八阿哥允祀以下皇子中最出色的两位,而允祥又相对更偏重于文[注:震钧《天咫偶闻》卷3载,“怡亲王(允祥)府藏书之所曰乐善堂。大楼九楹,积书皆满。绛云楼未火以前,其宋元精本大半为毛子晋、钱遵王所得。毛、钱两家散出,半归徐建庵、季沧苇。徐、季之书由何义门介绍,归于怡府。乾隆中,四库馆开,天下藏书家皆进呈,惟怡府之书未进。其中世所罕见者甚多,如施注苏诗全本有二,此外可知。”],后者则侧重于武。
允祥与允礻题两人共同的启蒙老师,是康熙帝的舅舅佟国纲之子法海。24岁考中进士的法海被选为皇子师时,只有27岁,允祥当时13岁,允禵11岁。“法海侍皇子讲诵十年,直词正色,蒙圣祖喜与,谓独不能欺。”[注: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2,《法海》]允祥与允禵才学俱佳,当有法海教诲之功。
雍正年间所修《八旗通志初集》中,称允祥为“圣祖钟爱甚笃,省方巡幸,恒命扈从,恩宠优渥。”这实际上是指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前的情况。自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13岁的允祥第一次跟随皇父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允祥带往。如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除去皇太子允礽外,随行皇子只有允祥。换言之,这10年中,康熙帝外出时,允祥是所有皇子(包括皇太子允礻乃)内惟一必定随往者。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允祥在雍正年间作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种种表现,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备较高的满汉文化素养外,还颇有办事才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第,是一难得人材。这应是允祥为康熙帝所青睐的主要原因
康熙四十三年节1704年)前后,皇八子允禩的老师何焯在给家人的信中,称“十三殿下(指皇十三子允祥)”乃康熙帝所“钟爱者”。不足20岁的允祥受到皇父的器重,连供职清廷的汉族文人也一清二楚。
诸皇子内,允祥与四兄胤禛一向要好。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去世后,雍正帝在祭文中写道:“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雍正帝继位后将允祥倚为心腹,是以他们青年时代结下的情谊为基础,如果他们对皇太子允礻乃的看法与立场相左,或在康熙朝晚年的储位之争中未曾达成默契,这一基础势必发生动摇,情况就是两样了。
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后,康熙帝对允祥的看法发生很大变化,允祥的地位一落千丈。
《八旗通志初集》中说允祥“谨度遁礼,恪慎有加。不立党援,不邀名誉,……公私政事,一无扰累。”允禩“数以诈术诱惑诸王,王(指允祥)独不为所动。”据《清世宗实录》载,雍正帝曾称赞允祥“于皇考时敬谨持身,廉洁立品,未尝图利干预一事,纠党邀结一人,……其安分自守,家计空乏,举国共知。”然而,《雍正起居注册》中记载上述同一段话的前面,还有很关键的数句,为实录所删除:“怡亲王前因二阿哥之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数年以来,王敬谨持身,廉洁立品……”[注:《雍正朝起居注册》,第1册,第139页]
足见,允祥谨言......余下全文>>问题三:康熙的母亲是谁? 佟佳氏,都说是汉族,史实是满族!!14岁生的康熙,24岁去世的,就康熙一个儿子问题四:康熙的母亲是谁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皇帝皇妃,千古一帝康熙皇帝的生母。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董鄂*乌云珠(1639-1660),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十八岁入宫,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晋皇贵妃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年仅二十一岁的董鄂妃薨。 清世祖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年),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世祖废后之从侄女。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皇后废。次年五月聘为妃,六月立为皇后。十五年(1658年)正月,世祖以侍奉太后疾不勤,诏停其宫中笺表。三月,遵太后旨恢复如初。圣祖玄烨继位,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圣祖奉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出巡皆随行侍奉。太皇太后病重,朝夕相侍。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移居宁寿宫。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年77岁。五十七年(1718年)上谥,葬孝陵(清东陵)之东,称孝东陵,祔太庙。雍正、乾隆朝累加谥,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问题五:康熙生母是满人还是汉人 康熙的母亲是清世祖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1663年),少保都统佟图赖之女。其家佟氏本汉军,世祖命将佟佳氏改入满族,是为此族入满洲旗之始。初入宫册为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生皇三子玄烨,即圣祖康熙帝。圣祖继位,上徽号慈和皇太后。
康熙二年(1663年)卒,年24岁。上谥,合葬清东陵孝陵,祔太庙。雍正、乾隆朝累加谥,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问题六:康熙的一共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按顺序 24个
顺序:
皇子:(序齿)
皇长子:胤褆,生母惠妃纳喇氏,康熙十一年生,63岁;
皇次子: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三年生,51岁;
皇三子:胤祉,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六年生,56岁;
皇四子:胤禛,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七年生,58岁;
皇五子:胤祺,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生,54岁;
皇六子:胤祚,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十九年生,6岁;
皇七子:胤佑,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十九年生,51岁;
皇八子:胤禩,生母良妃卫氏,康熙二十年生,46岁;
皇九子:胤禟,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二十二年生,44岁;
皇十子:胤(礻我)(这个字打不出来),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二十二年生,59岁;
皇十一子:胤禌,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二十四年生,12岁;
皇十二子:胤祹,生母定嫔万琉哈氏,康熙二十四年生,79岁;
皇十三子: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康熙二十五年生,45岁;
皇十四子:胤禵,生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七年生,68岁;
皇十五子:胤(礻禺)(这个字也打不出来),生母密嫔王氏,康熙三十二年生,39岁;
皇十六子:胤禄,生母密嫔王氏,康熙三十四年生,73岁;
皇十七子:胤礼,生母勤嫔陈氏,康熙三十六年生,42岁;
皇十八子:胤衸,生母密嫔王氏,康熙四十年生,8岁;
皇十九子:胤禝,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一年生,3岁;
皇二十子:胤祎,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五年生,50岁;
皇二十一子:胤禧,生母熙嫔陈氏,康熙五十年生,48岁;
皇二十二子:胤祜,生母谨嫔色赫图氏,康熙五十年生,33岁;
皇二十三子:胤祁,生母静嫔石氏,康熙五十二年生,73岁;
皇二十四子:胤秘,生母穆嫔陈氏,康熙五十五年生,58岁;问题七:康熙年代的太后是谁 慈和皇太后:(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满镶黄旗人,都统佟图赖女,生于崇德五年,康熙即位后尊为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二月崩,年二十四。
仁宪皇太后(即顺治的继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女儿,孝庄皇太后侄孙女。顺治十一年五月,聘为妃,六月,册为后。康熙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薨,年七十七。问题八:康熙的母亲是谁?她有几个孩子? 佟佳氏,都说是汉族,史实是满族!!14岁生的康熙,24岁去世的,就康熙一个儿子。问题九:康熙的第八个儿子的亲生母亲是谁? 良妃,卫氏(? ——1712),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原系辛者库之贱籍。是康熙妃子中父母地位最低的一个。入宫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责令由惠妃纳喇氏抚育。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16岁的胤禩随父亲征葛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胤禩被封多罗贝勒。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册封卫氏良嫔,未几晋良妃。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一月二十日薨。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七日奉安入景陵妃园寝。   胤禩十八岁封多罗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属理署内务府总管事。太子胤礽被废后,胤禩与诸皇子及诸大臣交结,谋夺太子的宝座,被康熙帝察觉,夺贝勒,为闲散宗室;此时为康熙四十七年,胤禩二十八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复封胤禩多罗贝勒。雍正帝即位后,虽被封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终不为所容。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初十,被雍正帝历数其罪状,削爵,开除宗室,圈禁于高墙之中;同年(1726年)三月十二日,胤禩奉命自改其名“阿其那”(满语俎上之鱼),其子弘旺改“菩萨保”。同年(1726年)九月初五,胤禩病症加重不近饮食,九月初十时薨,时年四十六岁。   五十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据雍正晚年已有“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之念,将胤禩复原名“允禩”收入玉牒,其子“一并叙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