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竺可桢读后感400字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6:19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3-03 02:33
《中秋月》竺可桢读后感400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3-03 02:46
眼睛为什么会骗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3-03 03:47
今天我所讲的题目是“中秋月”。中秋是一个很有诗意的佳节。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每到中秋常赋诗以度佳节。杭州在宋代繁盛甲于全国。当时的仕女们每至阴历八月十三四直至十七八日要到江边观潮,十五六日游西湖赏月,这是800年以前的事了。
何日是中秋?南宋吴自牧著《梦粱录》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谓之中秋,月色倍明。”从科学上来看,中秋可有两个定义:天文学上以秋分到冬至为秋季。所以中秋应在立冬,即是阳历11月5日或6日。气象学上以阳历9月、10月、11月为秋季,所以中秋应在阳历10月15日、16日左右。这两个日期统和阴历八月半相距甚远。可是西洋天文学春、夏、秋、冬四季习惯上起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实在不甚合理。倒不如中国天文学向例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7383935点之合于逻辑。若用中国天文学的方法分四季,则中秋应在秋分,和阴历八月半相距不远。秋分是阳历9月23日。去年中秋节在秋分后6天,今年中秋节在秋分前6天。下面将要讲到秋分前后月望时有一种特别可以留恋的地方,所以我主张保留中秋节。
中秋月何以特别受人注意?照上面讲来,中秋月既非分外光明,也非特别圆大,又不照临长久,那为什么受我国千余年顶礼崇拜呢?而且怀念留恋中秋月的,不只是中国人;即使西洋人也特别看重中秋月,名之为收获月,这其中自有一个道理。去年中秋大公园地文章说,中秋月出时姗姗来迟,有装模作态的样子。这不免把中秋月看得贵族化了。实际中秋月是最贫民化的,无论贵贱、贫富、雅俗均可共赏中秋月。中秋月的特点不在其出山迟,却相反地因中秋以后的月亮出来特别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