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初中生物开放性实验计划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01:42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3-07 20:51
初中生物开放性实验计划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3-07 21:56
1. 国内生物学教学的问题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目前自然学科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依据学科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生物科学属于实验科学。与其他实验科学一样,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生物学现象的观察与实验基础之上的。
生物课是中学阶段实验科学开课最早的课程。由于生物学的特点,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生物学课程时,要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认识生命现象,也需要了解生物学的学科特征以及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许多未知的生物奥秘使学生对生物课学习有较高兴趣,在实验课上,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观察、了解生物现象的秘密会激起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学习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研究的兴趣和初步研究的能力以及科学思考的方法,并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去探求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奥秘,。
目前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不能体现出生物科学的学科特点,也不能满足学生学生探求生物学奥秘的需要。教材内容编排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验;强调系统性,缺少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教材中实验安排少,实验多为验证性的,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活动。学生以文科课程学习的思维方法来学习生物课,生物课已经失去了生物学的学科特征。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准备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改变生物学教学当前的状况。在课程未做重大变革之前,考虑到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一些学校通过开设选修课等校本课程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方面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的成果,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在此情况下,我校从1998年开始,开设了一门以生物实验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程,以弥补现行生物学课程的不足和满足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爱好。我们认为,即使国家新的课程计划开始运行,学校也需要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愿意发展、提高生物学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的学生,促进他们在这一方面的个性发展。我们力求通过我们的课程,引导学生参加他们有兴趣的生物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生物学知识,并为以后自己探讨科学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2. 课外活动与课程
我们在开设这一选修课之前,曾组织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进行生物学方面的活动。组织课外活动灵活性较强,开展的活动往往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具备的条件安排,但随意性较大,计划性较差;缺少课程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
作为课程,需要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计划,按照确定的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此外,课程需要有与课程目标配套的评价体系。所以,开发一种新的课程,必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组织形式选择、课程评价体系制定、课程具体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决定等。

课题研究目标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目标
教学一线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重点,不是研究它的理论,是要在实践校本课程理论指导下,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根据上述认识,我与我校其他生物学教师共同研究了开发以生物学实验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确定了以下课题研究目标。
1.研究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中的师生关系。
3. 研究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二)实施步骤
1.前测:本学期课程开始时,对学生水平的测试。测试目的是要了解学生对生物学信息的关注程度以及生物学技能水平和情感情况。
2.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分为初中年级、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三个层次。各个年级在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方式等有所不同。
3.后测:检查一个学期课程完成后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生物学操作技能以及情感方面的变化,课程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反馈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要求,以进一步完善课程。
4.过程监测、有关资料收集整理
在实施过程进行中,各年级任课教师对课程情况进行经常交流,根据课程开展情况,对研究方案调整,特别是由于学校工作安排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整理收集与研究有关资料,以备总结完善课程;对为本课程编写的讲义进行整理、修改,准备汇编为生物选修课教材。

结果
(一)本课程的理论研究
1.确定课程目标
通过生物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
A. 具有一定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a. 正确使用生物实验中的工具、仪器和各种化学试剂,具有一定操作技能。
b. 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生物学资料的能力。
c. 学会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记录以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获得结论。
d. 发展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学会使用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方式将实验现象、数据以及分析结果正确表达出来。
e. 发展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B. 通过实验获得相应的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原理和规律的基本知识,学习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C.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关注生物学的发展,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选择课程内容
选择什么实验?所选择的实验目的是什么?每个实验要学习哪些的生物知识?训练学生掌握什么技能?这是研究的一个方面。我们整理挑选了曾经做过的一些实验,并参考中、美、英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生物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按照实验内容、方法分类,从中挑选了一些实验作为生物选修课学习的基本实验。我们选择的实验可以分为三类:
基本方法和技能训练实验——实验可以促进学生了解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对学生 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探究类的实验——在初步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操作技能后,学生对一些生物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生物学的知识,了解生物学研究的特点。
自选实验——自选实验有两种,一种由老师提供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实验。另一种为学生自己提出的实验项目。自选实验一般为周期较长、较大型的实验。学生进行自选实验,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研究。完成自选实验要涉及多种方法,所以这类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选题实验多为小组合作的实验。在实验中,小组成员需要相互配合,这类实验也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见附表1 )。
根据课程内容,我们安排了本学期生物选修课教学计划(见附表2)。

3.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校本课程中师生的关系
参加学习的学生年级不同,认知水平、操作技能水平以及所掌握是生物学知识也不同,因此,不同年级课程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课程中师生的作用也有所差异。
初中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下进行各种实验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中学生生物学知识很少,教师需要结合实验内容介绍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操作,而且也学习了相应的知识。
高一年级课程重点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根据训练目标,教师提供学生实验讲义,学生阅读实验讲义,进行讨论,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要求,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规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操作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要检查学生实验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的实验题目,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进行实验。实验中,教师要提供相关生物学资料供学生阅读,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实验结果,以促进学生对实验目的和现象的理解。对于高一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地活动余地。
高二年级学生以自主选题实验为主要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对自己的选择的课题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注意实验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查找资料,利用资料提供的信息,对自己实验中的现象分析讨论的方法。虽然高二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高中生物学,但生物学知识依然缺少,教师同样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学习相关知识。

4.考核评价的方式
如何对以实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学习进行评价?学习评价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一个综合评价,评价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评价方式、结果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各个年级学生学习内容不同,考核评价的方式也应有所差异。(见附表3)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实验技能的考核,既要考察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也要检测学习的最终结果。
对于平时学习情况的检测,我们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检查完成的实验报告。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程学习的最后考核有两种方式,初中年级,进行实验考核。实验考核了包含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高中年级,要求学生完成自选实验实验设计与实验报告。
学生在参加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不能用直接考核进行评价。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能够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包括:出勤情况,参与实验的情况,参与讨论的情况,在小组自选实验中的贡献大小等,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态度与情感。以上几个方面,除出勤情况是客观的,其余几项都无法定性测试,因此,除了对学生在上课时的行为观察记录外,我们还使用了问卷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学生对问卷的回答进行分析,来了解学生的变化。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