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818物理化学付献彩主编天津大学编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2 15:44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10-12 12:46
818物理化学付献彩主编天津大学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10-12 14:08
楼主想考名校的研究生不看该校的专业课教材,是不行的哦。版本不同可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而且你一定得搞到历年真题啊。我建议到北大考研论坛,应该能得到更权威些的答案。下面的资料我是给你从考研论坛找来的,你可以参考一下。其他各大高校的资料也是尽量到本校的考研论坛去问,专业人士一般都是在本领域会更活跃些。北大化学考研参考书:(基本都是北大出版社或者北大老师参与编纂的书籍)1:有机化学部分:《基础有机化学(上、下)》邢其毅编著 高教出版社 及其配套习题现在已经出到第三版上册了,今年用第二版的丝毫不影响《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裴伟伟 冯俊才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物化结构部分《物理化学(21世纪系列教材)》及习题 高执棣、高盘良、韩德刚编著 高教出版社 《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及习题 周公度、段连运 北大出版社 3:分析化学部分《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 彭崇惠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组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4:无机化学部分《普通无机化学》严宣申、王长富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级无机化学》 姚光庆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另外,物化可以参考傅献彩的物理化学,分析可以参考武大的书,无机参考吉大的 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结构找一个晶体的书补充一下。另外《无机化学例题与 习题》《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学有余力的可以看。 有精力的需要看一下专业实验,都有配套的实验书。北大考研化学必看(转载)报考北大化学必须知道的参考书籍 北大化学参考书和形式一:教材(基本都是北大出版社或者北大老师参与编纂的书籍)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邢其毅编著 高教出版社 《物理化学》(21世纪系列教材) 高执棣、高盘良、韩德刚编著 高教出版社 《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周公度、段连运 北大出版社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明定量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通无机化学》 严宣申、王长富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级无机化学》 姚光庆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中前三本都有已经出版的配套习题书,尽量配套参考。有机化学还有一个很好的习题书: 《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裴伟伟 冯骥才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另外,物化可以参考傅献彩的《物理化学》,分析可以参考武大的书,无机参考吉大的 《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结构找一个晶体的书补充一下。另外《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学有余力的可以看。 二:关于形式。1:综合化学复习(50%×4) 侧重基础概念,理论,原理的考查,知识面很大。难度不高,计算题也少。明显和 专业有区别。但是不可轻视,很多人今年考完了觉得很容易,但是分很不理想 的。下面详细说一下:⑴无机化学(50%,填空选择)。主要是元素无机,或者说是普通无机,考查元素 性质很多。比如化合物的俗名,颜色,性质都有。镧锕不要求,其他都要看。最基 本的就是元素名字,原子序数,周期表位置,物理化学性质之间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中级无机部分考的分量少,量力学习吧。⑵分析化学(50%),首先说定量分析(30%,填空选择),配合物的副反应系数不要求计算,其他的都得看的。侧重知识点的记忆,这个部分最多了。仪器分析(20%,选择)考的简单,把书看一遍就够了。大部分知识有个印象能拿12的分了吧⑶有机化学(50%)有完成反应式,合成,实验,机理题。05年不要求立体化学,很容易。合成题也简单。⑷物理化学(30%,填空)全是基础问题,不过要自己填空,有热力学量在体系变化时的变化,各个部分都有。不建议花时间看统计热力学(对综合来说),投入产出比太小。结构化学(20%,填空)建议把配套习题都看看,能够独立解题,就差不多了。如果期望综合化学的前3部分达到120分,大概就是平均40分,可能分析的知识点最多,无机次之,有机相对容易。 物理化学(含结构)和下午的专业课一起组成另一个150分。2:专业化学的复习。 ⑴考无机的同学,自己多看看中级无机,尤其是电子能谱。 ⑵分析的自己把计算搞定,不能丢分。仪分要想高分就准备背吧。 ⑶有机化学,考有机的最好有裴伟伟老师上课的讲义。至少要把刑大本过2遍吧,基本上书上所有的反应机理都能够自己写出来,完全和书上的 一致,这是基本要求。机理和合成题的写法完全要参考前面提到的习题。多做点题 ,要严格要求每一步,可以参考中科院的有机题,不过它的提供的标准有些过于简略。自己学习的时候多思多想,脑子灵活一点,善于总结经验。 ⑷物理化学,这个是我的弱项,不好多说。结构呢,重点是晶体结构和原子分子轨 道计算。学会了不难。 总的来说是综合在面,专业在点。只要知识做的扎实,灵活一点,得高分并不难。考试的内容差不多是这些,但是仪器分析只看课本是不够的,最好把每种分析方法对应的专著丢看看。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内容比较偏,尤其是今年,看似重点的东西没有考。要复习的面广一些。尤其注意选择题,是不定项的,没有说明是几个答案,分值也很大。有机化学今年没有考命名题,也没有英文内容。裴的那个讲义很重要,本校的学生都有,我也有一份,感觉帮助挺大的。还有那本配套的习题,一定要作熟练,我觉得至少看3遍。分化的课后题和思考题最好都要弄清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