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6 18:16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11-25 20:27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11-25 21:18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关爱与监护。最近几年发生了几起与留守儿童有关的悲剧事件,人们在痛心之余,是不是该深切反思,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有些地方就以学校为主进行人头管理,教师上门,服务上门。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校外心理辅导员队伍,留守儿童100%接受心理辅导;确保100%的留守儿童有条件与父母网络见面;一镇建一个标准志愿者服务站、一个乡村少年宫,一村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一校一个“留守儿童之家”、一个寸草心家园。这样大概还是可以弥补一点点他们丢失的亲情与一丝丝的温暖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老序
  • 2021-11-25 21:38
近几年,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越来越多。看着一个个留守儿童,心里真为她们担忧,以后,怎么办? 随着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留下了不少缺乏父母照管的孩子,形成了“留守一族”。伴随着一个个“空巢”家庭而来的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农村,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心里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情绪失控 “留守的花朵”缺乏父母关爱的阳光,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自己却被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在情绪上没有正确的引导,心理上的缺失,让他们对于社会的不平衡产生抵触甚至攻击。有些意志薄弱的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内心的敏感脆弱,就这样长期的影响着这些孩子。 二:以我为中心 因为从小独自生活,留守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需求迫切,他们珍重自己的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有某种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怖;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因此,他们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会非常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会非常敏感。但由于他们从小就独来独往,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决定心理上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相处。做事不懂征求他人的意见也回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使得很多学生变得没“人情味”,也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一个绊脚石。 三:认知偏差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相应的家庭教育,纪律涣散,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迷茫。少数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去偏激怨恨。即使父母回家后,也疏远他们,情感隔膜。在他们人格定性的年代,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都难以树立。也是现今社会留守儿童逃学、辍学比率不断增加的原因。 四:自我封闭 孤僻、冷漠、散漫……当这些带着灰暗色调的词汇集中在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身上时,其凸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就变得不容漠视。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没有最亲的人在身边沟通,收到其他朋友的排挤,柔弱无助的孩子只能将自己完全与这个陌生世界隔离,保护自己。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久而久之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 关注留守儿童,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两天所造成,如果能够依靠学校的精神培养,社会的关心,家长的辅助,我们从内心不要歧视,不要疏远,留守的花朵就能美丽绽放。当然,我们在此也建议一些忙于挣钱与孩子沟通较少的家长,负起责任,毕竟你们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看着下一代,真的为他们担心呀。我们的家长们为何还不引起重视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