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怎样引导孩子更好的阅读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4 22:29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4-14 10:03
怎样引导孩子更好的阅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4-14 10:12
一、阅读是关键 我建议在作业或练习时首先让孩子们把短文读通(至少要读上两遍,课上讲这类题时由于时间关系和孩子阅读速度的关系通常是孩子自己指读1-2遍,在听我读一遍),再读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这里强调一点,一定要读懂短文,一般这类短文不长,几句话而已,读明白大概意思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您在家中指导孩子做阅读理解练习时,我建议,先不要让孩子大量书写出题目的答案,而是口头做,这样既快又能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不会觉得厌烦。但是,如果是作业或练习题中出现这类题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一定要练习写,因为往往他们说的好,写起来就麻烦了。 二、循序渐进来解题 粗心和漏题是我们小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经常犯的错误,因为阅读理解后面一般都有好几个题目排列在一起,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咬文嚼字,仔细审清题后,应按照试题的顺序一一来做答,这样不会漏题;还因为试题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感悟,比如,一般第一题是个简单的填空,填标点,画出原文句子这类在文中明显告诉答案的题;而后面可能就要有关理解文章内容和你的看法这类较开放的题。因此,拿到试卷可以按试题的前后顺序去做。但遇到难题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停止不前,耗费时间,可以打个记号,等到全部完成试题后再回过头来逐一解决。切忌空题(因为仔细阅读短文后这些题不难,一但养成空题的习惯孩子会遇到难题就空着以后就不好改正了) 三、答题技巧 1、弄清问题,巧用原话。 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正确的答案;②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③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2、想像说话,联系生活。 3、在答题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语句通顺,尽量不要有错别字。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仔细地进行复查。对于自己写的答案也要心里默默指读一遍,以便发现错误的字和拼音,也可以发现哪里多,那里少等问题。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作为老师、家长,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毛毛
  • 2021-04-14 11:18
我觉得,一个喜欢阅读,读了很多书的孩子,优势早晚会体现的。一定要鼓励孩子读书。我先简要说四个孩子的故事,一个小男孩,今年四年级,他是真爱看书,看过书很多,差不多每两三天一本,可是作文写不大长,二三百字左右,还有很多拼音。一个是小女孩,今年也是四年级,也很爱看书,看书更快,家长的阅读速度都跟不上她,她在做试卷上的阅读理解时候,似乎也没有想的很深入。我的意思是她的思考并没有明显优势。 另一个女孩子,今年初二,她从小看书,她妈妈说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她的语文优势并不明显,四年级开始显示优势,五年级就确定优势,至今语文成绩遥遥领先其他同学。还有一个女孩子,今年初三,从小几乎没看电视,都在看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写小说,有模有样,小学三年级的写作水平超过一般的初三学生,我点拨过几次,发现她的领悟力也很强。至今语文成绩极为优秀。 所以,喜欢读书的孩子,他们的优势肯定会显示出来的,不要太着急。何为底子,这些书就是底子。 但是在和家长的交流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孩子的阅读,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喜欢读书,并不等同于会读书。书读得多,并不意味着写作一定好。 这里关系到“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读书的目的在某种程度决定了读书的方式和读书结果。如果是“为了拓宽知识面”,会获得很多知识;如果是“为了愉悦心情,打发时间”,阅读会获得很多快乐;如果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那么所选的书,以及读法似乎就有点讲究了;如果是“为了提高思考力”,所读的书和读书方式也就会不一样。当然这是相对而言,读到一定程度,很多东西会打通。 但是我觉得,如果家长一开始引导孩子阅读的时候,能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或许会更好。 (1)尽量和孩子一起读书。遇到有文学表现力的地方,停留下来,引导孩子去感受。比如我和孩子读《一箭双雕》的时候,看到“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钱。” 这里“硬弓”和“百步”“铜钱”,这几个词应该停留下来,让孩子感受到突厥王的刁难以及长孙晟的技法。还有,有一次,他们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长孙晟说:一枝就够了。于是,他接过箭,策马驰去。这里的两枝箭和一枝箭都值得停留,都是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我没有多少文学素养啊,这些发现不了怎么办。那就说你觉得有感觉的地方。长期下来,孩子在看书的时候,其实就有文学的敏感力。 (2)尽量和孩子交流读书感受。这种交流,会督促孩子对书本稍微深入阅读。比如“那个地方那个人遇到什么事情,我好像忘了”“我们一人讲一段给爸爸听”通过这样,让孩子复述一些情节。“我喜欢那个情节,因为这里怎么样怎么样,你呢?”看看孩子都关注什么,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来个角色扮演等等。很多的时候,这样的交流活动,会深化孩子的阅读,同时可以把家长认为比较好的东西渗透在其中,引导孩子更好的阅读。其实思考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但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但是没有关系,你可以一个阶段挑选一本和孩子一起读,一起交流。 (3)尽量让孩子留下阅读痕迹。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提倡”有痕阅读“。让孩子在看书的时候,尽量在书上留下一点痕迹。所谓阅读能力,第一是孩子关注到什么内容,第二是由内容想到什么。古人所谓的批注,批就是划内容,注是写自己的感受。或者专门准备一个本子,帮助孩子做点记录,如果孩子还不会写,那就口述,家长记录。我就叫一位孩子把自己看过的书做点简要的记录,至今已经有好多。 (4)如果有可能让孩子写。阅读 是吸收,而写作就是产出。上面提到的那个女孩,之所以语文一直那么好,我觉得她有写作的习惯分不开。一旦开始写了,很多的阅读就会变成为写作服务了。稍加点拨,就会模仿借鉴看过的书,而在写的过程中,慢慢把看到的学到的真正用上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5)读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书。如果孩子已经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了,一下子难以改变,怎么办。那就给孩子讲你认为好的读书方法。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只是一种读书态度,不是方法。讲讲金圣叹批水浒怎样,给孩子看看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不是看内容,就是让孩子知道有这样一种读书方法。潜移默化中,孩子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