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期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16:10
  • 提问者网友:雪舞兮
  • 2021-03-09 18:55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期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一一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 近代江南的企业家们以工商业收入投资土地,究其出身来说大都生于富裕之门,其父辈或祖辈占有田产者甚多,购买土地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利,除地租收益以外,近代江南的城居地主们还在购买的土地上开办工厂、创办企业,他们所开设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农业产品是这些企业主要的原材料来源。从城居地主中产生的近代企业家开始了将资本主义经营范围扩大到农业领域的尝试,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首开先河。1901年秋正式集资建立通海垦教公司,走上了废灶兴垦、发展近代农业的道路。
一一黄敏、慈鸿飞《中国农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救济与通货膨胀法令》,俗称第一农业调整法。为此它授权设立一个隶属于农业部的农业调整署,以负责农业生产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并规定:对志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民给予商品货款,而将其耕种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并有权储存棉花以待高价而沽;订立销售协定以消除浪费。所有用于这些调节的经费来源是征收有关“基本”商品所制成产品的加工税。该法还附有一个托马斯修正案,它授权总统可以用多种不同方法增加货币供应,目的在于协助农民改善借贷处境,减轻债务负担和防止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保证。该法是新政期间极富于戏剧性且意义深远的一项立法。
一一刘春江《罗斯福新政与美国计划农业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农业生产呈现的变化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江南地区农村经济是发展的新变化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顿农业的特点、措施及意义。(14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3-09 20:22
(答案→) 解析: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3-09 20:28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