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的简介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1 00:21
- 提问者网友:练爱
- 2021-11-29 23:47
五禽戏的简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11-30 00:57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
五禽戏的创编者是华佗。五禽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
一,董文焕传承的五禽戏套路共54个动作(虎戏13式、鹿戏9式、熊戏9式、猿戏10式、鸟戏13式)。另外,还有相生练习法、相尅练习法、灵猿戏笨熊练习法、鹤戏对练、简体/易五禽戏(每戏三动,共15式。其中虎、鹿、熊、猿四戏第三动为调息式,鸟戏第三式为白鹤飞翔)等套路,其动作较为古朴典雅。
二,刘时荣所传“古本新探华佗五禽戏”不但有徒手套路,而且还有器械套路——华佗五禽剑。其中,华佗五禽戏徒手套路40个动作(每戏各8式);华佗五禽剑则是刘时荣结合自己练习五禽戏的亲身体会,深入民间挖掘五禽戏的历史资料,广泛搜集技艺精华,通过不断研究、修改,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创编的。共44式(虎戏8式、鹿戏8式、熊戏8式、猿戏10式、鸟戏10式)。
三,新编五禽戏,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后,委托上海体育学院迅速展开了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并编写出版了《健身气功·五禽戏》,200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健身气功·五禽戏”其动作编排按照《三国志》的虎、鹿、熊、猿、鸟的顺序,动作数量按照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描述,每戏两动,共十个动作,分别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力求蕴涵“五禽”的神韵。
五禽戏的创编者是华佗。五禽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
一,董文焕传承的五禽戏套路共54个动作(虎戏13式、鹿戏9式、熊戏9式、猿戏10式、鸟戏13式)。另外,还有相生练习法、相尅练习法、灵猿戏笨熊练习法、鹤戏对练、简体/易五禽戏(每戏三动,共15式。其中虎、鹿、熊、猿四戏第三动为调息式,鸟戏第三式为白鹤飞翔)等套路,其动作较为古朴典雅。
二,刘时荣所传“古本新探华佗五禽戏”不但有徒手套路,而且还有器械套路——华佗五禽剑。其中,华佗五禽戏徒手套路40个动作(每戏各8式);华佗五禽剑则是刘时荣结合自己练习五禽戏的亲身体会,深入民间挖掘五禽戏的历史资料,广泛搜集技艺精华,通过不断研究、修改,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创编的。共44式(虎戏8式、鹿戏8式、熊戏8式、猿戏10式、鸟戏10式)。
三,新编五禽戏,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后,委托上海体育学院迅速展开了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并编写出版了《健身气功·五禽戏》,200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健身气功·五禽戏”其动作编排按照《三国志》的虎、鹿、熊、猿、鸟的顺序,动作数量按照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描述,每戏两动,共十个动作,分别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力求蕴涵“五禽”的神韵。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11-30 02:13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虎戏
五禽戏(图一)
脚后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重心坐于左腿,右脚掌虚步点地,两腿屈膝,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与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复左右虎扑,次数不限。
鹿戏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 2.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久而久之 五禽戏(图二)
,过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绕环旋转方向亦有顺逆不同。
熊戏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先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后左腿屈膝,其余动作与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猿戏
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至右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处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左手同时收至左肋下。 3.左脚向后退步,右脚随之退至左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最终成为钩手,右手同时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鸟戏
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 2.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虎戏
五禽戏(图一)
脚后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重心坐于左腿,右脚掌虚步点地,两腿屈膝,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与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复左右虎扑,次数不限。
鹿戏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 2.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久而久之 五禽戏(图二)
,过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绕环旋转方向亦有顺逆不同。
熊戏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先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后左腿屈膝,其余动作与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猿戏
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至右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处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左手同时收至左肋下。 3.左脚向后退步,右脚随之退至左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最终成为钩手,右手同时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鸟戏
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 2.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