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某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验继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将发光物体放在焦距为f1的凸透镜前,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发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20:55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03-31 11:09
某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验继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将发光物体放在焦距为f1的凸透镜前,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并记下相应的物距u和像距v,测出相应像的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一所示.然后他们把同一发光物体分别放在焦距为f2和f3的凸透镜前,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二和表三中.(f1>f2>f3)
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1)
实验
序号u
(厘米)v
(厘米)h
(厘米)120601.8230300.6360200.2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f2)
实验
序号u
(厘米)v
(厘米)h
(厘米)420200.6530150.3660120.12表三(凸透镜的焦距为f3)
实验
序号u
(厘米)v
(厘米)h
(厘米)78241.8812120.692480.2(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数据中的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0-11-04 10:41
解:(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与3(或4、5与6,或7、8与9)数据中的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数据中凸透镜的焦距不同,但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减小而减小,
由此可得出结论:不同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减小而减小;
(3)(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发光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当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同时,像的高度是相同的.
(b)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发光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当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不同时,像的高度是不同的,且比值越大,像越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19-04-23 21:40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