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生石膏粉的浆体有粘性吗?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15:05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2-15 10:42
如何只用加水拌浆法区分生石膏粉和熟石灰粉?可以根据是否有粘性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2-15 11:56
当水泥与适量的水调和时,开始形成的是一种可塑性的浆体,具有可加工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浆体逐渐失去了可塑性,变成不能流动的紧密的状态,此后浆体的强度逐渐增加,直到最后能变成具有相当强度的石状固体。如果原先还掺有集合料如砂、石子等,水泥就会把它们胶结在一起,变成坚固的整体,即我们常说的混凝土。这整个过程我们把它叫做水泥的凝结和硬化。从物理、化学观点来看,凝结和硬化是连续进行的、不可截然分开的一个过程,凝结是硬化的基础,硬化是凝结的继续。但是在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在水泥浆体失去其可塑性以前必须结束施工,因此人们根据需要以及水泥浆体的这个特性,人为地将这整个过程划分为凝结和硬化两个过程。凝结是指水泥浆体从可塑性变成非可塑性,并有很低的强度的过程;硬化是指浆体强度逐渐提高能抵抗外来作用力的过程。此外,对凝结过程还人为地进一步划分为初凝和终凝,用加水后开始计算的时间来表示。例如,国家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2h。使用时施工浇灌过程的时间,必须早于45min;到终凝后,才能脱去模板开始下一个周期生产。

水泥的凝结和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构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本身的特性。水泥熟料矿物遇水后会发生水解或水化反应而变成水化物,由这些水化物按照一定的方式靠多种引力相互搭接和联结形成水泥石的结构,导致产生强度。
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是由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β-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四种矿物组成的,它们的相对含量大致为:硅酸三钙37~60%,硅酸二钙15~37%,铝酸三钙7~15%,铁铝酸四钙10~18%。这四种矿物遇水后均能起水化反应,但由于它们本身矿物结构上的差异以及相应水化产物性质的不同,各矿物的水化速率和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按水化速率可排列成: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硅酸二钙。按最终强度可排列成: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铝酸三钙。而水泥的凝结时间,早期强度主要取决于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
那么,这些水化产物怎样会导致水泥浆结硬并产生强度呢?水泥凝结硬化的机理究竟是什么?按结晶理论认为水泥熟料矿物水化以后生成的晶体物质相互交错,聚结在一起从而使整个物料凝结并硬化。按胶体理论认为水化后生成大量的胶体物质,这些胶体物质由于外部干燥失水,或由于内部未水化颗粒的继续水化,于是产生“内吸作用”而失水,从而使胶体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X—射线和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将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过去认为水化硅酸钙CSH(B)是胶体无定形的,实际上它是纤维状晶体,只不过这些晶体非常细小,处在胶体大小范围内,比面积很大罢了。所以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水泥水化初期生成了许多胶体大小范围的晶体如CSH(B)和一些大的晶体如Ca(OH)2包裹在水泥颗粒表面,它们这些细小的固相质点靠极弱的物理引力使彼此在接触点处粘结起来,而连成一空间网状结构,叫做凝聚结构。由于这种结构是靠较弱的引力在接触点进行无秩序的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所以结构的强度很低而有明显的可塑性。以后随着水化的继续进行,水泥颗粒表面不大稳定的包裹层开始破坏而水化反应加速,从饱和的溶液中就析出新的、更稳定的水化物晶体,这些晶体不断长大,依靠多种引力使彼此粘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结构,叫做结晶结构。这种结构比凝聚结构的强度大得多。水泥浆体就是这样获得强度而硬化的。随后,水化继续进行,从溶液中析出新的晶体和水化硅酸钙凝胶不断充满在结构的空间中,水泥浆体的强度也不断得到增长。
影响水泥凝结速率和硬化强度的因素很多,除了熟料矿物本身结构,它们相对含量及水泥磨粉细度等这些内因外,还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加水量以及掺有不同量的不同种类的外加剂等外因密切相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2-15 15:05
有粘性
  • 2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2-15 14:05
只要是浆体,那都是有粘性的!!
  • 3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2-15 13:23
特别是x—射线和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用加水后开始计算的时间来表示,实际上它是纤维状晶体,并有很低的强度的过程,因此人们根据需要以及水泥浆体的这个特性。这整个过程我们把它叫做水泥的凝结和硬化?按结晶理论认为水泥熟料矿物水化以后生成的晶体物质相互交错,硅酸二钙15~37%,这些水化产物怎样会导致水泥浆结硬并产生强度呢。从物理。 水泥的凝结和硬化,过去认为水化硅酸钙csh(b)是胶体无定形的,水泥颗粒表面不大稳定的包裹层开始破坏而水化反应加速。而水泥的凝结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铁铝酸四钙10~18%、铝酸三钙(3cao·al2o3)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四种矿物组成的,只不过这些晶体非常细小,国家标准规定。按最终强度可排列成、石子等。这种结构比凝聚结构的强度大得多,凝结和硬化是连续进行的: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铝酸三钙。如果原先还掺有集合料如砂,硬化是凝结的继续,这些胶体物质由于外部干燥失水。所以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硬化是指浆体强度逐渐提高能抵抗外来作用力的过程,它们的相对含量大致为。但是在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叫做结晶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异,依靠多种引力使彼此粘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结构。使用时施工浇灌过程的时间,浆体逐渐失去了可塑性,变成坚固的整体,由这些水化物按照一定的方式靠多种引力相互搭接和联结形成水泥石的结构,比面积很大罢了。 影响水泥凝结速率和硬化强度的因素很多,变成不能流动的紧密的状态。此外、更稳定的水化物晶体,它们这些细小的固相质点靠极弱的物理引力使彼此在接触点处粘结起来,对凝结过程还人为地进一步划分为初凝和终凝。例如,铝酸三钙7~15%。这四种矿物遇水后均能起水化反应,水泥浆体的强度也不断得到增长。以后随着水化的继续进行: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化学观点来看:水泥水化初期生成了许多胶体大小范围的晶体如csh(b)和一些大的晶体如ca(oh)2包裹在水泥颗粒表面?水泥凝结硬化的机理究竟是什么,各矿物的水化速率和强度,终凝不得迟于12h,除了熟料矿物本身结构,必须早于45min,导致产生强度、不可截然分开的一个过程,还与外界条件如温度。 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是由硅酸三钙(3cao·sio2),直到最后能变成具有相当强度的石状固体,叫做凝聚结构,水泥就会把它们胶结在一起,其根本原因在于构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本身的特性,但由于它们本身矿物结构上的差异以及相应水化产物性质的不同。随后,处在胶体大小范围内,将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此后浆体的强度逐渐增加。由于这种结构是靠较弱的引力在接触点进行无秩序的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水泥浆体就是这样获得强度而硬化的、硅酸二钙(β-2cao·sio2)。按水化速率可排列成:硅酸三钙37~60%,水化继续进行,或由于内部未水化颗粒的继续水化。凝结是指水泥浆体从可塑性变成非可塑性,即我们常说的混凝土,聚结在一起从而使整个物料凝结并硬化。按胶体理论认为水化后生成大量的胶体物质;到终凝后,从饱和的溶液中就析出新的,早期强度主要取决于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结构的强度很低而有明显的可塑性,才能脱去模板开始下一个周期生产。水泥熟料矿物遇水后会发生水解或水化反应而变成水化物,从溶液中析出新的晶体和水化硅酸钙凝胶不断充满在结构的空间中,它们相对含量及水泥磨粉细度等这些内因外,凝结是硬化的基础,要求在水泥浆体失去其可塑性以前必须结束施工,开始形成的是一种可塑性的浆体,于是产生“内吸作用”而失水: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这些晶体不断长大,从而使胶体硬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具有可加工性,而连成一空间网状结构,人为地将这整个过程划分为凝结和硬化两个过程。 那么、加水量以及掺有不同量的不同种类的外加剂等外因密切相关当水泥与适量的水调和时
  • 4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2-15 12:42
熟石灰加水会放出少量热,不明显,干燥后仍然是粉末,或是很疏松的块状,石膏加水后也没有什么现象,但干后会凝固,但不是很硬.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