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陷翻译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07:16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3-20 14:50
子贡曰贫而无陷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3-20 15:07
翻译: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
一、原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二、译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三、出处
《论语》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二、作品赏析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三、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贫而无谄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
一、原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二、译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三、出处
《论语》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二、作品赏析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三、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贫而无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3-20 16:34
我不是古人,所以回答不了
- 2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3-20 16:22
赞~
- 3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3-20 15:24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陷,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与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也算可以乐,但是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义的人。”子贡说:“《诗经》说:‘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切,把骨头加工成器物;磋,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雕刻玉石成器物;磨,把石头加工成器物。语出《诗经·卫风·淇奥》)’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赐:即孔子的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啊,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指能举一反三)”
sharpsword按:
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安贫乐道并非提倡不思进取。孔子说,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一直主张学习、知礼,目的在于更好的为人处事,从政治国,这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安贫乐道,是从物质生活的角度,提倡人不应该有过多的追求物质,而应该追求精神上的仁和礼。
第二,孔子提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知乐好礼,仁义忠孝,而不要因为自己贫穷而失志,或者因为自己富贵而骄狂。任何人,不管哪个阶级、什么背景,都要有遵循礼乐制度。
第三,人要通过学习、雕琢,才能知书达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学习完全变成了大众追求物质享受的工具,而不是为知书达理,治国安邦。精神的追求,在中华的土地上早已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只有极少数人为了兴趣而皓首穷经,如哪些真正的学者;部分人在物质追求的罅隙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包括我们这些业余的哲学爱好者;不少人在精神追求的过程中,迎合着市场经济的潮流,如余秋雨、易中天等,他们是时代造就的聪明人。
国家提倡改革开放,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不但没有错,更是时代的必然。在物质追求上,孔子提倡的贫而乐,虽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但在精神生活,在为人处事方面,论语中多少精辟而经典的语句光耀千古,泽被后代,却日渐被我们遗忘和丢弃?只要人离不开社会而存在,论语在为人处事方面的观点,就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君子光而不耀,广结天下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