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什么是佛教的三十七道品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04:42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3-20 16:20
什么是佛教的三十七道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3-20 17:44
三十七道品,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为四圣谛中道谛的仔细开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是趋向解脱、获得证悟的道路。
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指四念住(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种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种神妙的脚,是以定为足。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意志,不受外境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三十七道品的五根五力如下:
一、五根: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
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
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二、五力

1、信力,信念增长,能破诸疑惑。
2、精进力,精进念增长,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念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念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
5、慧力,慧念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七道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3-20 19:09
在佛教典藉中,三十七道品又被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或三十七助道法等,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佛教认为按照这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序渐进,依次修行,就能掌握佛教所说的菩提之智,证得无上觉悟。 这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可归结为七大类,或称“七科”。这七科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具体品目详见下表: 四念处 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 四正勤 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四神足 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五根 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 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 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 七觉支 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 八正道 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2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3-20 17:50
在佛教典藉中,三十七道品又被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或三十七助道法等,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佛教认为按照这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序渐进,依次修行,就能掌握佛教所说的菩提之智,证得无上觉悟。 

这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可归结为七大类,或称“七科”。这七科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具体品目详见下表: 

┏━━━━┳━━━━━┳━━━━━━━━━━━━━━━━━━━┓ 

┃ ┃ 四念处 ┃ 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 

┃ ┣━━━━━╋━━━━━━━━━━━━━━━━━━━┫ 

┃ ┃ ┃ 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 ┃ 

┃ ┃ 四正勤 ┃ ┃ 

┃ ┃ ┃ 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 

┃ ┣━━━━━╋━━━━━━━━━━━━━━━━━━━┫ 

┃ 三 ┃ 四神足 ┃ 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 

┃ ┃ ┃ ┃ 

┃ ┣━━━━━╋━━━━━━━━━━━━━━━━━━━┫ 

┃ 十 ┃ 五根 ┃ 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 

┃ ┣━━━━━╋━━━━━━━━━━━━━━━━━━━┫ 

┃ 七 ┃ 五力 ┃ 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 ┃ 

┃ 道 ┃ ┃ ┃ 

┃ ┣━━━━━╋━━━━━━━━━━━━━━━━━━━┫ 

┃ 品 ┃ ┃ 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 

┃ ┃ 七觉支 ┃ ┃ 

┃ ┃ ┃ 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 

┃ ┣━━━━━╋━━━━━━━━━━━━━━━━━━━┫ 

┃ ┃ ┃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 ┃ 

┃ ┃ 八正道 ┃ ┃ 

┃ ┃ ┃ 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