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或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15:25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1-02 00:07
古或的意思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1-02 01:02
问题一:古代的“或”是什么意思 或huò
①有的;有的人;有的事。《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
②有时。《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③又。《诗经?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④或者;或许。《冯婉贞》:“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⑤通“惑”,迷惑。《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或失道。”问题二:古代的或是什么意思 将,jiāng
〈动〉
1.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 jiàng)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 扶持,扶助
将,扶也。——《广雅》
无将大车。——《诗·小雅·无将大车》
天不我将。——《诗·大雅·桑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为人将车。——《史记·田叔传》。索隐:“犹御车也。”
吏谨将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3.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4. 奉行,秉承 [follow]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5. 又如:将明(大臣的辅佐赞助。将:奉行;明:辨明);将命(奉命)
6. 送行 [send]
来者弗迎,去者弗将。——《淮南子·诠言》
7. 又如:将意(致意);将迎(送往迎来);将送(送行;遣送)
8. 携带 [bring]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元结《贼退示官吏》
9. 又如:将雏(携带幼禽);将带(携带);将领(携带)
10. 带领 [lead;guide]
将胡骏马而旧。——《淮南子·人间训》
11. 又如:将领(带着;率领);将御(统帅领导);将家(带领家人);将引(引导,带领)
12. 顺从;随从 [be obedient to;submit to]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将自何所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又如:将顺(顺着趋势推动以加速其成功)
14. 供养;奉养 [provide for]
不遑将父。——《诗·小雅·四牡》
不遑将母。
15. 又如:将父(奉养父亲);将帮(奉养)
16. 调养;保养 [recuperate;rest;maintain]。如:将理(休养,调理);将爱(保养爱护);将护(调养护理)
17. 传达;表达 [express]。如:将诚(表达诚意);将意(表达心意);将命(传命)
18. 〈方〉∶兽类生仔 [bear]。如:钱放着也没有用,又不能将羔
19.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check]。如:当头炮一将
20. 行,进 [advance;go]
日就月将。——《诗·敬之》
21. 进用,吃 [eat]。如:将食
22. 使用 [use]
菩萨将甚兵器?——《西游记》
〈副〉
1. 就要;将要 [will;be going to]
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六年》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将以实笾豆。——明· 刘基《卖柑者言》
将炫外。
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将益深。
将以有为也。(这是唐朝名将南霁云的话,见于韩愈《张中丞传后序》。文天祥引用此语,说明自己想忍辱留生,以图大举。)——宋· 文天祥《后序》
柳条将舒。——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自此始。
2. 又如:将引(将要;即将;带领);将然(指将要发生的事);将欲(将要;打算)
3. 必,必定 [certainly]
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将有所不可。——宋· 苏轼《教战守》
民将不安。
4. 又如:把一切朋友都得罪了,其结果将使我们自陷于孤立
5. 才;乃;刚刚;正 [just]。如:将在(刚刚)
6. 将近 [nearly]
将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
7. 岂......余下全文>>问题三:亲古是什么意思 친? 是 “朋友”的意思。
?? ?? nanm za qin gu 是男朋友 可以缩略成?? nanm qin
?? ?? yo za qin gu 是女朋友 可以缩略成?? yo qin问题四:或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
用作虚词 [or] (1)∶表示选择或列举。如:或是(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或乃(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变换叙述内容)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如:有病或无病,他不都应该在这里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内 (4)∶两个词或两个短语同义、等义或替换的性质
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
君实或见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或异二者之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
(3)
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 [if]。如:或若(假使,倘或)

huò
(1)
或许,也许。表示不肯定 [perphaps]。如:或是(或许;也许是);或恐(也许;可能);你仔细找一找,或能找到
(2)
间或,有时 [occasionally;sometimes]
或长烟一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至相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或时(有时)

huò
(1)
通“惑”。迷惑 [puzzle]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擅创为令,迷或其君。――《管子·回称》
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盐铁论·错币》
贫贱吾恐其或失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
惟恐或后。――清·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或或(迷惑。或,通惑);或乱(昏乱;惑乱);或疑(怀疑,疑惑;有人怀疑)

huò
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莫或兴之。――清·黄宗羲《原君》
莫或除之。
或许
huòxǔ
(1)
[perhaps]∶可能但不肯定;也许
他或许没有赶上火车
(2)
[maybe]∶不一定
他或许能来
或曰
huòyuē
[someone says] 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不是连词里的“或”
或则
huòzé
[or] 或许(表选择)
明天我或则去图书城,或则去图书馆
或者
huòzhě
[maybe;perhaps] 也许
或者其于道不远矣。――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或者曰。――清·洪亮吉《治平篇》
你赶快走,或者还能赶上末班车
或者
huòzhě
(1)
[or]∶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决定学医或者学法律
(2)
[either…or…]∶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从两种以上的事物中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同时存在
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小李或者小张

huò ㄏㄨㄛˋ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多半是“有时”啦...余下全文>>问题五:有,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5分术 shù   〈名〉   (1) (形声。从行,术声。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   (2) 同本义 [road]   术,邑中道也。——《说文》   术,道也。——《广雅》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园圃术路。——《汉书·刑法志》。注:“大道也。”   横术何广广兮。——《汉书·燕刺王旦传》   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汉书》   (3) 泛指街道、道路 [street;road]   齐城、 高唐当术而大败。——《孙膑兵法·擒庞涓》   (4) 又如:术阡(道路);术径(大道与小路);术路(大道);术衢(道路)   (5) 方法;策略 [method;tactics]   臣有百胜之术。——《战国策·魏策》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子有何术可导我耶?——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术法(方法);术鹄(方法与目的)   (7) 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tactics]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三国志·诸葛亮传》   (8) 权术;计谋 [political trickery]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术数(方法和谋略);术计(权术计谋);术略(韬略;谋略);术谋(讲求权术谋略)   (10) 技艺;业术 [art;skill;techinque]   古之学术道者。——《礼记·乡饮酒义》   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宋· 苏轼《教战守》   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1) 又如:营造术;雕刻术;术道(才艺之道);航海术   (12) 法,法律 [law]   术,法也。——《广雅》   不以犯有司正术也。——《礼记·文王世子》   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商君书》   (13) 学说 [theory]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窦太后好 黄帝、 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14) 方术。指医、占卜、星相等术艺 [divination]问题六:古代易的意思是什么 “易”是“锡”的本字,造字本义: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扩大引申为动词: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 ? 汤问》
扩大引申为动词:改变,变更。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
词性引申为形容词:做起来轻松不费劲的。
易如反掌,何往不至。——《北史 ? 裴陀传附裴矩》
词性引申为副词:轻松地,不费劲地。
吏民慢易之。——《汉书 ? 王嘉传》问题七:之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之”在古代有多层意思,这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
8.. 通“也”义
以上例子解释了“之”用在不同的地方代表意思。问题八:在古代\“知”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知”的意思:1、知道。2、见解,见识3、了解,赏识。4、交好,相亲。问题九:在古代余是什么意思 古汉语中“余”的意思:
饱足,足食得饱
如:余,饶也。——《说文》
剩下;剩余
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剩下的,多余的
如: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残留的;遗留的
如:
孤嶂秦碑在,荒城 鲁殿余。—— 唐· 杜甫《登兖州城楼》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余)杯。——唐· 杜甫《客至》
次要的
如: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辛弃疾《鹧鸪天》
不尽,无穷
如: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古诗十九首》
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如:
一车炭重千余斤。——白居易《卖炭翁》
有竹一顷余(余),乔木上参天。——唐· 杜甫《杜鹃》
闲暇
如: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
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如:
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左传·僖公九年》
余弟宗玄。——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余于仆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此地适与余近。——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如:余既为此志。——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农历四月的别称
四月为余。——《尔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02 01:32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