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札”一词详细解释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7-17 02:0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duile
- 2021-07-17 03:36
札 正文 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原指薄小的木片,古人常用它作为书信的载体。札用作公务文书,最早见于《南史》,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即用黄纸札代替檄版,作为国家授予官位的凭证。唐、宋皇帝有时用书信形式发布命令、指示,称为御札。宋代大臣上殿奏事时使用的奏疏称为劄子,宰相向属下行文也用劄子。 御札、劄子都是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劄、札二字音同义近,大臣用劄字是为了避免与皇帝用的札字相同。元、明、清各代沿袭宋代的劄字,改称劄付,是中央六部和其他高级官府使用的下行文种,但与札不同。明、清两代常把私人书信称为书札,清代官员之间商洽公务除使用公文之外也时常使用书信,平级之间、上级对属下写信大都称为书札。清初上级同属下商谈公务的书札,性质仍是私信,谈妥之后,上级仍须用下行的牌正式行文。用书札同属下商谈公务,较之公文更容易推动工作,所以书札的使用日益普遍。到乾隆中叶,为...zhá
(1)
(形声。从木,札声。本义: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2)
同本义 [wooden strip]
札,牒也。――《说文》
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汉书·循吏传》
卿有札书。――《汉书·郊祀志上》
上令尚书给笔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太平御览》
(3)
古代公文的泛称 [official document]。如:札子(古代官方公文的一种);札付(官府上行下的文书,多指手谕);札吏(旧时官府撰拟公文的使员);札委(旧时官府委派差使的公文);札书(牒,公文);札函(奏折);札稿(文稿);札牍(借指簿册)
(4)
引申为书信 [letter]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古诗十九首》
(5)
又如:札帙(犹书函、书套);札诲(赐函教诲。旧时书信套语);札翰(书信)
(6)
疫病。也指遭瘟疫死亡 [plague]
大札则不举。――《周礼》
土气和,亡札厉。――《列子》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