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与四念处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7 02:29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4-16 08:08
内观与四念处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04-16 09:38
其实这说的是一件事 只是述说的角度不同而已 内观是总说一切向内修行的一种形式 按理说 不破色蕴是达不到向内修行程度的 向内修行 主要是修学法由心生的根源 逐渐的破除八识里第六意识对外的攀援的种性 止观也是如此 只不过 把观的形式和修学的程度及内容融合在一切而已 内观和止观都是先要观法的总相 这就是所说的空观 然后再进入假观 其实假观是属于法的差别相的范围内容了 按理说 是属于八地以上修学的范围内容了 中观就不用说的 因为通过空假之观 那就是不即不离了
而四念处侧重于“观”的范围 即一切法相分为四大类 冥想也是可以称之为观的代名词 .
而四念处侧重于“观”的范围 即一切法相分为四大类 冥想也是可以称之为观的代名词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4-16 11:02
皆是修心之法!但是冥想有不同的含义,所以不翻!
内观,即「毗婆奢那」,巴利语 Vipassanā ,梵语 vipaśyanā 之音译。是由释迦牟尼佛所传授的禅修方法,字面上的意义是往「内」去「观」察身心的实相,其理论依据为「四念住」(三十七道品之一),从「身体」「感受」「心」和「法」(心所包含之物) 四个面向,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在实际经验(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层面上,体验到「自我」不外是由五个要素(五蕴)所组合而成的现象,其特徵是快速不断地变化(无常)、不满足的状态(苦)和无法自主(无我)。
以这个对实相的了知,「心」将逐渐停止造作「贪、瞋、痴」(三毒、四圣谛之集蕴)的习性反应。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脱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内心的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内观是属於三学中最后的「慧学」,前两学分别是戒学(道德生活之准则)、和定学(专注力的培养)。慧的音译为般若,是对实相的正确了解,事实上,内观修习的每个阶段,就是以获得更深湛的智慧做为里程碑(见十六观智),更深的智慧,能灭除更幽微的烦恼,从这个意义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视为自我净化的过程(七清净),其最终目标是完全的净化,从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即所谓的涅盘。
在佛法的实践上,止与观是最核心的二大项目,其内涵相同於定与慧。释尊说∶
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明、解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止、观。[1]
此中明白地指出,佛弟子所要修习的是止与观;所要观察清楚的对象是名与色——主要是指自己的身心五蕴;修习止观之后,就可断除无明及对三有的贪爱,由此证得明及解脱,这是修习止观的目的。阿难尊者曾问一位名叫上座的比丘,应以何法专精思惟,上座比丘说∶
尊者阿难!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2]
阿难听完上座比丘的上述回答后,再去问五百比丘以及释尊,都得到完全相同的回答,不由得赞叹∶
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
由此可知,释尊时期诸弟子都是修习相同的止观,在止观双运下证得解脱界。以下便以《阿含经》为主,探讨释尊所教导的止观法门,此中又以《杂阿含经》为主要的依据,因为《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 1 中说∶
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
因此,有关止观的实践,以《杂阿含》最为具体、明确,以下便以此经作为主要的依据,
来说明释尊所传的止观法门,并以此经的本母《瑜伽师地论》〈摄事分〉来阐释。
二、止的实践
什麼是止?止的梵文是 samatha,汉文音译作「奢摩他」,《瑜伽师地论》卷 30 说∶
若於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此处提出九种心住,作为修止的次第,在北传的《杂阿含》中,有相近的经句∶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於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6]
此段经文中,有止、观二字的译文,但若配合九心住的次第,可看出此处的相当字辞是∶住心指(1)内住及(2)等住;善住心指(3)安住;局住心指(4)近住;调伏心指(5)调顺;止指(6)寂静;观指(7)最极寂静;一心指(8)专注一趣;等受指(9)等持。此段经文,在《汉译南传大藏经》中作∶
彼安住正内、正止、趣一境、正持。
只大略对应出九心住中的(1)内住——正内;(7)最极寂静——正止;(8)专注一趣——趣一境;(9)等持?——正持。故修止的次第虽有详略的不同,但都源自佛说的《阿含》。接著,来探讨止的实践。在修习止时,所观察的对象是什麼?释尊住在金刚聚落萨罗梨林时,曾为诸比丘说「不净观」,以思维身体的不净来修厌离,经上说∶
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
此处释尊传出不净观的前因后果,在《善见律毗婆沙》卷 10 解说如下∶
往昔有五百猎师,共入阿兰若处杀诸群鹿,以此为业;五百猎师堕三恶道,於三恶道受诸苦恼,经久得出。昔有微福,得生人间,出家为道,(於释尊处)受具足戒,五百比丘宿,殃未尽,(将)於半月中更相杀害,复教他杀,如来见已,此恶业至,诸佛所不能救。......是故如来为诸凡人说不净观,因不净观故,厌离爱欲,若其命终,得生天上。
由此可以看出,释尊传出不净观是使众生离欲生天的一个方便法门。此事件后,释尊便传出「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的摄心法门。安那般那的梵文是 ānāpāna,释尊说∶
当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此处提出修习入出息念的好处,〈摄事分〉中解释如下∶
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远离。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生种种寻伺、妄想,谓欲寻伺等不正寻伺,及无明分寻伺所起诸欲想等种种妄想,由正修习入出息念,令寻伺等悉皆静息。为欲对治彼无明分诸妄想故,纯修明分想,令速得圆满。
此处指出,修习入出息念可将身之惛沈灭除(身止息)及心之下劣去除(心止息),也可将不正寻伺等静息(有觉有观寂灭),进而纯修「明分想」而灭除妄想。由此可以看出,修入出息念对於灭除止品(奢摩他品)及观品(毗钵舍那品)的随烦恼有正面的效果。如何修习入出息念呢?什麼是入出息念的所缘呢?《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说∶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入息者,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入息出息有四异名,何等为四?一名风,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
由此可看出,入出息念的所缘就是呼吸;整个呼吸的微细过程可分成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四个阶段。呼吸又称作「身行」。释尊曾以身示范,坐禅二月,修习入出息念,他说∶
若诸外道出家来问汝等∶「沙门瞿昙於二月中,云何坐禅?」汝应答言∶「如来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禅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时念入息如实知,出息时念出息如实知,若长、若短,一切身觉入息念如实知、一切身觉出息念如实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实知,乃至灭出息念如实知。
此处修学入出息念的过程共有十六胜行,依据〈声闻地〉的解说如下∶
1. 若缘入息、出息境时, 便知∶ 「我今能学念长入息、念长出息」。
2. 若缘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境时,便知∶ 「我今能学念短入息、念短出息」。
3. 若缘身中微细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缘此为境,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息」。
4. 若於入息、中间入息已灭,出息、中间出息未生,缘入息出息空无位、入息出息远离位为境,便知∶ 「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息除,谓安定、平寂;身行谓呼吸;息除身行,谓平寂呼吸)。同样,在出息入息空无位、出息入息远离位,便知∶ 「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在勤习下,苦触平寂,而有乐触随转。
5. 若得初静虑或第二静虑,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出息」。
6. 若得第三静虑,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出息」。
7. 於喜、於乐,或起有我、我所想等,能以慧通达,不深染著,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心行,谓受、想)。
8. 进而觉知∶ 「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9. 依未至定,觉察己心∶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等等, 觉知∶ 「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
10. 若为昏沈、睡眠盖覆障其心,便缘净妙境界策发其心,觉知∶ 「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
11. 若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便於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觉知∶ 「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
12. 於诸盖中,心得清净,觉知∶ 「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
13. 为断随眠,如理观察诸行无常法性,觉知∶ 「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
14. 复於毗钵舍那修瑜伽行,於断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觉知∶ 「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出息」。断界,谓见道所断一切行断。
15. 复於离欲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觉知∶ 「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出息」。离欲界,谓修道所断一切行断。
16. 后於灭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觉知∶ 「我今能学灭随观入息出息」。灭界,谓一切依灭。
由上述十六胜行,可看出观察入出息是层层深入,然其下手处,只是单纯地观察呼吸的进入、出去,而不加以任何干涉,也不加上任何观想、记数。在达成「止」的整个过程,可用九心住来说明∶
(1) 内住∶将心从外境移到鼻孔出入口处的呼吸上,知其进出。
(2) 等住∶使心相续於所观的呼吸上,挫令微细。
(3) 安住∶心偶而往外散乱,复摄此心,安置呼吸上。
(4) 近住∶以念住力,心不再远住於外。
(5) 调顺∶觉察到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女等相都是过患,心不往此处流散。
(6) 寂静∶觉察到欲、恚、害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随烦恼都是过失,心不往此处流散。
(7) 最极寂静∶对偶起之恶寻思及随烦恼不能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
(8) 专注一趣∶达到有加行、有功用、 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
(9) 等持∶进入无加行、无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其后,再生起身心轻安,就达成「止」了。
三、观的实践
什麼是观?观的梵文是 vipaśyanā,汉文音译作「毗婆奢那」,近期意译作「内观」,指往内如实地观察自己身心五蕴的实相。以下依据《杂阿含经》的(1)蕴(2)处(3)缘起(4)食(5)谛(6)界(7)受等七个相应,来解析「观的实践」。
(一)蕴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蕴」译作「阴」,是聚合的意思;「取蕴」译作「受阴」。色、受、想、行、识等五取蕴代表个人的身心聚合体,对此要如实知,释尊说∶
有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於此五受阴,五种如实知∶色如实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
云何色集如实知?於色喜爱,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
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
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
云何色离如实知?若於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若沙门、婆罗门,於色如实知、如实见,於色生厌、离欲,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若心得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者则梵行立,梵行立者离他自在,是名苦边。受、、识,亦复如是。
此中, 以五种行相观察五取蕴∶(1)五蕴自性——色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等,(2)五蕴因缘——於色喜爱即是色集;触集是受集等,由此观察得知五蕴生起有其因缘,(3)五蕴杂染因缘——缘色、缘六受身、缘六想身、缘行、缘识因缘生喜乐而生爱味,(4)五蕴清净因缘——五蕴是无常、苦、变易法,是其过患,(5)五蕴清净——於五蕴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故「观」之对象就是五取蕴本身,要直接如实了知其无常、苦、变易的性质,因而离欲而得解脱。因此,释尊说∶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
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因此,禅修者要观察五蕴的展转变化中,因缘的不断生灭,因灭则果生,果生则因灭,刹那流转中,没有?「我」、「我所」,对此身心五蕴必须如此正观;释尊又说∶
於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因此,为了断苦,必须(1)知——能善通达五蕴爱味之自相,(2)明——能善明了五蕴过患之共相,(3)断——欲贪不再现行或一分断除,(4)离欲——於随眠究竟超越,心得解脱。此四项依次配合(1)闻所成慧,(2)思所成慧,(3)思择力及见道,(4)修道来达成。在整个修观过程中,必须一直观察五蕴的生灭无常,达到将我慢、我欲及我使完全灭除,《杂阿含经》第 103 经说∶
虽於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然於五受阴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然后於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於五受阴如是观生灭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实正观。[18]
此中指出,於五取蕴虽已正观非我、非我所,灭除了萨迦耶见,但是由於随眠(经文译作「使」)及缠未断,因而仍有我慢、我欲、我使,〈摄事分〉说∶
言未断者,由随眠故。未遍知者,由彼缠故,彼於尔时有忘念故。言未灭者,虽於此缠暂得远离,寻复现行。言未吐者,由彼随眠未永拔故。
因此,必须对五取蕴再深入观察其生灭,这样才是「真实正观」,才能使随眠及缠完全拔除。
对於五蕴的变化无实,释尊说∶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周匝谛思惟,正念善观察,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比丘勤修习,观察此阴身,昼夜常专精,正智系念住,有为行长息,永得清凉处。
因此,禅修者应不断地观察身心五蕴的变幻不实,体认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柱、识如幻事,终於到达涅盘清凉处。在观察身心五蕴的实相中,对於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变化不实,要给予特别的重视,释尊说∶
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多闻圣弟子, 受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於受乐著灭,著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皆悉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此处明白指出,禅修者必须要以「止」来「内寂其心」,以「观」来「如实观察」;要达成「色受想行识灭」的灭谛,就要由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下手,由此纯大苦聚皆悉灭除,因此,对於五取蕴的观察中,要对三受(乐、苦、不苦不乐)给予特别的重视。
(二)处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处」译作「入处」,有六内处及六外处,释尊说∶
有六内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有六外入处。云何为六?谓色是外入处、声、香、味、触、法是外入处。
因此,属於自己身心的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其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便是此处所要观察的对象;在观察时,六内处是内在的身心,而六外处则是外界的所缘,
在内外的交互作用中,要时时觉察自己身心的无常、无我,释尊说∶
当正观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生厌故离喜、离贪。离喜、离贪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离喜、离贪。离喜、离贪故,比丘!我说心正解脱。
因此,对於眼耳等六内处,要由观察无常下手,进而体验无我,生起正见,如此对於各种境界不生喜、贪,在不断修习下,将烦恼从根拔除,而得到心解脱。因此,禅修者的观察重点,是往内观察身心的实相,要如实地观察其当下无常、生灭的性质,并且看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处,都是没有来去,都是不实而生,虽有业报而无作者,身心五蕴或六内处只是前后刹那地变化而已,此中并没有固定的「我」存在著,释尊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因此,对眼、耳等处直接观察,知其前后相续,只有因果的变化,而没有受者及作者,这便是第一义空。在观察内外六处的过程中,三种感受的观察占有重要的地位,〈摄事分〉中说∶
由五种相,当知安立诸受差别∶一自性故,二所依故,三所缘故,四助伴故,五随转故。自性故者,谓有三受∶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所依故者,谓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与意。所缘故者,谓色等六所缘境界。......
故知受之产生,与所依之眼耳等、所缘之色声等内外处形成重要的关联,对其集、灭、味、患、离都要如实知,释尊说∶
如来於色......於声、香、味、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已,
不复染著、爱乐住。彼法变易、无常、灭尽,则生乐住。所以者何?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此受集、此受灭、此受味、此受患、此受离如实知,於彼色因缘生阨碍,阨碍尽已,名无上安稳涅盘。
由此可知,必须在根尘接触后产生的受上,如实观察受之集、灭、味、患、离,由此方可安抵涅盘境界。在实践的过程上,也是用止观去体会内外处及受之无常的性质,释尊说∶
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是如实知显现。於何如实知显现?於眼如实知显现,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显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此诸法无常、有为,亦如是如实知显现。
因此,对内外六处的观察中,对诸受的生灭,如实知其无常的性质,是一要点。
(三)缘起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缘起及缘起法」译作「因缘法及缘生法」。释尊说∶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多闻圣弟子,於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此中指出,禅修者对於身心流转过程中的缘起及缘起法要如实观察;生起闻慧及思慧时,称作「正知、善见」;生起修慧时,称作「善觉」;生起圣谛现观时,对尽所有性的了解,称作「善修」;对如所有性的通达,称作「善入」。整个十二支缘起,由(1)无明(2)行(3)识,经过(4)名色(5)六处(6)触(7)受(8)爱(9)取(10)有,到(11)生(12)老死的过程,不外是个人身心五蕴或六处的缘起、缘灭,禅修者必须对之如实观察,体验其无常、
有为、有漏的性质,释尊说∶
比丘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29]
因此,在止观中,细心观察十二缘起,此中,又要对感受给予特别的重视,释尊说∶
多闻圣弟子,於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彼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
因此,禅修者要注意观察由於「触」所产生的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体验其无常、无我的性质,就能不生起「爱」、「取」,而能从贪瞋的习性中脱离出来,得到心灵的清凉、安详。
(四)食的观察
众生为了长养诸根大种而有四食,释尊说∶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诸比丘!於此四食有贪、有喜,则有忧悲、有尘垢。若於四食无贪、无喜,则无忧悲,亦无尘垢。
众生由於抟食(段食)而有气力,由於触食而有乐、喜,由於意思食(有漏意会思食)於可爱事生起热切期望,由於识食使诸根大种与寿、暖安住不坏。众生由於顾恋身命,追求气力、喜乐等而造作种种新业,增长种种烦恼;由於抟食、触食、意思食的追求,识为业烦恼所随逐,因而流转生死。在此世,对四食起贪、喜则生悲苦,
因此〈摄事分〉说∶
於四食中,有漏意会思食因缘,专注希望俱行喜染名「喜」;随顺乐受触食因缘,於能随顺喜乐诸食,多生染著名「贪」。此二烦恼,於现法中能染於识,令其安止四种识住,增长当来后有种子。......於四食中,安住喜、贪二种烦恼,便於现法有诸尘染;由尘染故,食若变坏,於现法中便生悲叹、愁忧、萎顿、怀戚而住。
段食因缘,能令非一种种众多品类病苦依识而起。随顺乐受触食因缘,能令倍增欲希求苦依识而起。有漏意会思食因缘,能令种种求不允苦依识而起。如是行者,於识食中,正观诸食以识为依,多生过患。
因此,禅修者要如实观察诸苦之来自段食、意会思食及触食,并观察此三食是以识为依止;为了灭苦,便要观察此四食的因、集、生、转,释尊说∶
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此诸食,爱因、爱集、爱生、爱转。此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此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此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
此处指出,在流转过程中,由於「六处」而依次有「触」、「受」、「爱」、「食」。六处是此世所拥有的个人身心五蕴,与外界根尘接触产生了「触」,由「无明触」为缘,产生「无明触所生诸受」,由「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产生「爱」,由爱为缘而有「食」;整个流转过程,往上推至「六处」,〈摄事分〉说∶
此六处后更无余因,於现法中唯此六处展转相依∶有色诸根依止於识,识亦依止识所执受有色诸根;由此因缘,六处已后更无所说。
因此,在观察四食时,禅修者以此世此时的六处为观察的起点,如实了知此身(有色诸根)、
心(识)的相互依止,在身心作用下与外界诸尘接触而有「触」「受」「爱」「食」,此中,感受占有重要的一环,必须观察其无常、无我的性质,从而灭除后续的爱、食。
还有连接的答案超过10000 请看以下地址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hbj/10/chbj1005.htm
内观,即「毗婆奢那」,巴利语 Vipassanā ,梵语 vipaśyanā 之音译。是由释迦牟尼佛所传授的禅修方法,字面上的意义是往「内」去「观」察身心的实相,其理论依据为「四念住」(三十七道品之一),从「身体」「感受」「心」和「法」(心所包含之物) 四个面向,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在实际经验(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层面上,体验到「自我」不外是由五个要素(五蕴)所组合而成的现象,其特徵是快速不断地变化(无常)、不满足的状态(苦)和无法自主(无我)。
以这个对实相的了知,「心」将逐渐停止造作「贪、瞋、痴」(三毒、四圣谛之集蕴)的习性反应。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脱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内心的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内观是属於三学中最后的「慧学」,前两学分别是戒学(道德生活之准则)、和定学(专注力的培养)。慧的音译为般若,是对实相的正确了解,事实上,内观修习的每个阶段,就是以获得更深湛的智慧做为里程碑(见十六观智),更深的智慧,能灭除更幽微的烦恼,从这个意义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视为自我净化的过程(七清净),其最终目标是完全的净化,从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即所谓的涅盘。
在佛法的实践上,止与观是最核心的二大项目,其内涵相同於定与慧。释尊说∶
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明、解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止、观。[1]
此中明白地指出,佛弟子所要修习的是止与观;所要观察清楚的对象是名与色——主要是指自己的身心五蕴;修习止观之后,就可断除无明及对三有的贪爱,由此证得明及解脱,这是修习止观的目的。阿难尊者曾问一位名叫上座的比丘,应以何法专精思惟,上座比丘说∶
尊者阿难!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2]
阿难听完上座比丘的上述回答后,再去问五百比丘以及释尊,都得到完全相同的回答,不由得赞叹∶
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
由此可知,释尊时期诸弟子都是修习相同的止观,在止观双运下证得解脱界。以下便以《阿含经》为主,探讨释尊所教导的止观法门,此中又以《杂阿含经》为主要的依据,因为《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 1 中说∶
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
因此,有关止观的实践,以《杂阿含》最为具体、明确,以下便以此经作为主要的依据,
来说明释尊所传的止观法门,并以此经的本母《瑜伽师地论》〈摄事分〉来阐释。
二、止的实践
什麼是止?止的梵文是 samatha,汉文音译作「奢摩他」,《瑜伽师地论》卷 30 说∶
若於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此处提出九种心住,作为修止的次第,在北传的《杂阿含》中,有相近的经句∶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於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6]
此段经文中,有止、观二字的译文,但若配合九心住的次第,可看出此处的相当字辞是∶住心指(1)内住及(2)等住;善住心指(3)安住;局住心指(4)近住;调伏心指(5)调顺;止指(6)寂静;观指(7)最极寂静;一心指(8)专注一趣;等受指(9)等持。此段经文,在《汉译南传大藏经》中作∶
彼安住正内、正止、趣一境、正持。
只大略对应出九心住中的(1)内住——正内;(7)最极寂静——正止;(8)专注一趣——趣一境;(9)等持?——正持。故修止的次第虽有详略的不同,但都源自佛说的《阿含》。接著,来探讨止的实践。在修习止时,所观察的对象是什麼?释尊住在金刚聚落萨罗梨林时,曾为诸比丘说「不净观」,以思维身体的不净来修厌离,经上说∶
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
此处释尊传出不净观的前因后果,在《善见律毗婆沙》卷 10 解说如下∶
往昔有五百猎师,共入阿兰若处杀诸群鹿,以此为业;五百猎师堕三恶道,於三恶道受诸苦恼,经久得出。昔有微福,得生人间,出家为道,(於释尊处)受具足戒,五百比丘宿,殃未尽,(将)於半月中更相杀害,复教他杀,如来见已,此恶业至,诸佛所不能救。......是故如来为诸凡人说不净观,因不净观故,厌离爱欲,若其命终,得生天上。
由此可以看出,释尊传出不净观是使众生离欲生天的一个方便法门。此事件后,释尊便传出「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的摄心法门。安那般那的梵文是 ānāpāna,释尊说∶
当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此处提出修习入出息念的好处,〈摄事分〉中解释如下∶
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远离。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生种种寻伺、妄想,谓欲寻伺等不正寻伺,及无明分寻伺所起诸欲想等种种妄想,由正修习入出息念,令寻伺等悉皆静息。为欲对治彼无明分诸妄想故,纯修明分想,令速得圆满。
此处指出,修习入出息念可将身之惛沈灭除(身止息)及心之下劣去除(心止息),也可将不正寻伺等静息(有觉有观寂灭),进而纯修「明分想」而灭除妄想。由此可以看出,修入出息念对於灭除止品(奢摩他品)及观品(毗钵舍那品)的随烦恼有正面的效果。如何修习入出息念呢?什麼是入出息念的所缘呢?《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说∶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入息者,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入息出息有四异名,何等为四?一名风,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
由此可看出,入出息念的所缘就是呼吸;整个呼吸的微细过程可分成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四个阶段。呼吸又称作「身行」。释尊曾以身示范,坐禅二月,修习入出息念,他说∶
若诸外道出家来问汝等∶「沙门瞿昙於二月中,云何坐禅?」汝应答言∶「如来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禅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时念入息如实知,出息时念出息如实知,若长、若短,一切身觉入息念如实知、一切身觉出息念如实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实知,乃至灭出息念如实知。
此处修学入出息念的过程共有十六胜行,依据〈声闻地〉的解说如下∶
1. 若缘入息、出息境时, 便知∶ 「我今能学念长入息、念长出息」。
2. 若缘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境时,便知∶ 「我今能学念短入息、念短出息」。
3. 若缘身中微细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缘此为境,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息」。
4. 若於入息、中间入息已灭,出息、中间出息未生,缘入息出息空无位、入息出息远离位为境,便知∶ 「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息除,谓安定、平寂;身行谓呼吸;息除身行,谓平寂呼吸)。同样,在出息入息空无位、出息入息远离位,便知∶ 「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在勤习下,苦触平寂,而有乐触随转。
5. 若得初静虑或第二静虑,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出息」。
6. 若得第三静虑,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出息」。
7. 於喜、於乐,或起有我、我所想等,能以慧通达,不深染著,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心行,谓受、想)。
8. 进而觉知∶ 「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9. 依未至定,觉察己心∶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等等, 觉知∶ 「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
10. 若为昏沈、睡眠盖覆障其心,便缘净妙境界策发其心,觉知∶ 「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
11. 若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便於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觉知∶ 「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
12. 於诸盖中,心得清净,觉知∶ 「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
13. 为断随眠,如理观察诸行无常法性,觉知∶ 「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
14. 复於毗钵舍那修瑜伽行,於断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觉知∶ 「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出息」。断界,谓见道所断一切行断。
15. 复於离欲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觉知∶ 「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出息」。离欲界,谓修道所断一切行断。
16. 后於灭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觉知∶ 「我今能学灭随观入息出息」。灭界,谓一切依灭。
由上述十六胜行,可看出观察入出息是层层深入,然其下手处,只是单纯地观察呼吸的进入、出去,而不加以任何干涉,也不加上任何观想、记数。在达成「止」的整个过程,可用九心住来说明∶
(1) 内住∶将心从外境移到鼻孔出入口处的呼吸上,知其进出。
(2) 等住∶使心相续於所观的呼吸上,挫令微细。
(3) 安住∶心偶而往外散乱,复摄此心,安置呼吸上。
(4) 近住∶以念住力,心不再远住於外。
(5) 调顺∶觉察到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女等相都是过患,心不往此处流散。
(6) 寂静∶觉察到欲、恚、害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随烦恼都是过失,心不往此处流散。
(7) 最极寂静∶对偶起之恶寻思及随烦恼不能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
(8) 专注一趣∶达到有加行、有功用、 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
(9) 等持∶进入无加行、无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其后,再生起身心轻安,就达成「止」了。
三、观的实践
什麼是观?观的梵文是 vipaśyanā,汉文音译作「毗婆奢那」,近期意译作「内观」,指往内如实地观察自己身心五蕴的实相。以下依据《杂阿含经》的(1)蕴(2)处(3)缘起(4)食(5)谛(6)界(7)受等七个相应,来解析「观的实践」。
(一)蕴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蕴」译作「阴」,是聚合的意思;「取蕴」译作「受阴」。色、受、想、行、识等五取蕴代表个人的身心聚合体,对此要如实知,释尊说∶
有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於此五受阴,五种如实知∶色如实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
云何色集如实知?於色喜爱,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
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
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
云何色离如实知?若於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若沙门、婆罗门,於色如实知、如实见,於色生厌、离欲,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若心得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者则梵行立,梵行立者离他自在,是名苦边。受、、识,亦复如是。
此中, 以五种行相观察五取蕴∶(1)五蕴自性——色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等,(2)五蕴因缘——於色喜爱即是色集;触集是受集等,由此观察得知五蕴生起有其因缘,(3)五蕴杂染因缘——缘色、缘六受身、缘六想身、缘行、缘识因缘生喜乐而生爱味,(4)五蕴清净因缘——五蕴是无常、苦、变易法,是其过患,(5)五蕴清净——於五蕴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故「观」之对象就是五取蕴本身,要直接如实了知其无常、苦、变易的性质,因而离欲而得解脱。因此,释尊说∶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
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因此,禅修者要观察五蕴的展转变化中,因缘的不断生灭,因灭则果生,果生则因灭,刹那流转中,没有?「我」、「我所」,对此身心五蕴必须如此正观;释尊又说∶
於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因此,为了断苦,必须(1)知——能善通达五蕴爱味之自相,(2)明——能善明了五蕴过患之共相,(3)断——欲贪不再现行或一分断除,(4)离欲——於随眠究竟超越,心得解脱。此四项依次配合(1)闻所成慧,(2)思所成慧,(3)思择力及见道,(4)修道来达成。在整个修观过程中,必须一直观察五蕴的生灭无常,达到将我慢、我欲及我使完全灭除,《杂阿含经》第 103 经说∶
虽於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然於五受阴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然后於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於五受阴如是观生灭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实正观。[18]
此中指出,於五取蕴虽已正观非我、非我所,灭除了萨迦耶见,但是由於随眠(经文译作「使」)及缠未断,因而仍有我慢、我欲、我使,〈摄事分〉说∶
言未断者,由随眠故。未遍知者,由彼缠故,彼於尔时有忘念故。言未灭者,虽於此缠暂得远离,寻复现行。言未吐者,由彼随眠未永拔故。
因此,必须对五取蕴再深入观察其生灭,这样才是「真实正观」,才能使随眠及缠完全拔除。
对於五蕴的变化无实,释尊说∶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周匝谛思惟,正念善观察,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比丘勤修习,观察此阴身,昼夜常专精,正智系念住,有为行长息,永得清凉处。
因此,禅修者应不断地观察身心五蕴的变幻不实,体认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柱、识如幻事,终於到达涅盘清凉处。在观察身心五蕴的实相中,对於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变化不实,要给予特别的重视,释尊说∶
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多闻圣弟子, 受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於受乐著灭,著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皆悉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此处明白指出,禅修者必须要以「止」来「内寂其心」,以「观」来「如实观察」;要达成「色受想行识灭」的灭谛,就要由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下手,由此纯大苦聚皆悉灭除,因此,对於五取蕴的观察中,要对三受(乐、苦、不苦不乐)给予特别的重视。
(二)处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处」译作「入处」,有六内处及六外处,释尊说∶
有六内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有六外入处。云何为六?谓色是外入处、声、香、味、触、法是外入处。
因此,属於自己身心的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其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便是此处所要观察的对象;在观察时,六内处是内在的身心,而六外处则是外界的所缘,
在内外的交互作用中,要时时觉察自己身心的无常、无我,释尊说∶
当正观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生厌故离喜、离贪。离喜、离贪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离喜、离贪。离喜、离贪故,比丘!我说心正解脱。
因此,对於眼耳等六内处,要由观察无常下手,进而体验无我,生起正见,如此对於各种境界不生喜、贪,在不断修习下,将烦恼从根拔除,而得到心解脱。因此,禅修者的观察重点,是往内观察身心的实相,要如实地观察其当下无常、生灭的性质,并且看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处,都是没有来去,都是不实而生,虽有业报而无作者,身心五蕴或六内处只是前后刹那地变化而已,此中并没有固定的「我」存在著,释尊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
因此,对眼、耳等处直接观察,知其前后相续,只有因果的变化,而没有受者及作者,这便是第一义空。在观察内外六处的过程中,三种感受的观察占有重要的地位,〈摄事分〉中说∶
由五种相,当知安立诸受差别∶一自性故,二所依故,三所缘故,四助伴故,五随转故。自性故者,谓有三受∶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所依故者,谓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与意。所缘故者,谓色等六所缘境界。......
故知受之产生,与所依之眼耳等、所缘之色声等内外处形成重要的关联,对其集、灭、味、患、离都要如实知,释尊说∶
如来於色......於声、香、味、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已,
不复染著、爱乐住。彼法变易、无常、灭尽,则生乐住。所以者何?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此受集、此受灭、此受味、此受患、此受离如实知,於彼色因缘生阨碍,阨碍尽已,名无上安稳涅盘。
由此可知,必须在根尘接触后产生的受上,如实观察受之集、灭、味、患、离,由此方可安抵涅盘境界。在实践的过程上,也是用止观去体会内外处及受之无常的性质,释尊说∶
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是如实知显现。於何如实知显现?於眼如实知显现,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显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此诸法无常、有为,亦如是如实知显现。
因此,对内外六处的观察中,对诸受的生灭,如实知其无常的性质,是一要点。
(三)缘起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缘起及缘起法」译作「因缘法及缘生法」。释尊说∶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多闻圣弟子,於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此中指出,禅修者对於身心流转过程中的缘起及缘起法要如实观察;生起闻慧及思慧时,称作「正知、善见」;生起修慧时,称作「善觉」;生起圣谛现观时,对尽所有性的了解,称作「善修」;对如所有性的通达,称作「善入」。整个十二支缘起,由(1)无明(2)行(3)识,经过(4)名色(5)六处(6)触(7)受(8)爱(9)取(10)有,到(11)生(12)老死的过程,不外是个人身心五蕴或六处的缘起、缘灭,禅修者必须对之如实观察,体验其无常、
有为、有漏的性质,释尊说∶
比丘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29]
因此,在止观中,细心观察十二缘起,此中,又要对感受给予特别的重视,释尊说∶
多闻圣弟子,於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彼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
因此,禅修者要注意观察由於「触」所产生的乐受、苦受、喜受、忧受、舍受,体验其无常、无我的性质,就能不生起「爱」、「取」,而能从贪瞋的习性中脱离出来,得到心灵的清凉、安详。
(四)食的观察
众生为了长养诸根大种而有四食,释尊说∶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诸比丘!於此四食有贪、有喜,则有忧悲、有尘垢。若於四食无贪、无喜,则无忧悲,亦无尘垢。
众生由於抟食(段食)而有气力,由於触食而有乐、喜,由於意思食(有漏意会思食)於可爱事生起热切期望,由於识食使诸根大种与寿、暖安住不坏。众生由於顾恋身命,追求气力、喜乐等而造作种种新业,增长种种烦恼;由於抟食、触食、意思食的追求,识为业烦恼所随逐,因而流转生死。在此世,对四食起贪、喜则生悲苦,
因此〈摄事分〉说∶
於四食中,有漏意会思食因缘,专注希望俱行喜染名「喜」;随顺乐受触食因缘,於能随顺喜乐诸食,多生染著名「贪」。此二烦恼,於现法中能染於识,令其安止四种识住,增长当来后有种子。......於四食中,安住喜、贪二种烦恼,便於现法有诸尘染;由尘染故,食若变坏,於现法中便生悲叹、愁忧、萎顿、怀戚而住。
段食因缘,能令非一种种众多品类病苦依识而起。随顺乐受触食因缘,能令倍增欲希求苦依识而起。有漏意会思食因缘,能令种种求不允苦依识而起。如是行者,於识食中,正观诸食以识为依,多生过患。
因此,禅修者要如实观察诸苦之来自段食、意会思食及触食,并观察此三食是以识为依止;为了灭苦,便要观察此四食的因、集、生、转,释尊说∶
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此诸食,爱因、爱集、爱生、爱转。此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此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此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
此处指出,在流转过程中,由於「六处」而依次有「触」、「受」、「爱」、「食」。六处是此世所拥有的个人身心五蕴,与外界根尘接触产生了「触」,由「无明触」为缘,产生「无明触所生诸受」,由「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产生「爱」,由爱为缘而有「食」;整个流转过程,往上推至「六处」,〈摄事分〉说∶
此六处后更无余因,於现法中唯此六处展转相依∶有色诸根依止於识,识亦依止识所执受有色诸根;由此因缘,六处已后更无所说。
因此,在观察四食时,禅修者以此世此时的六处为观察的起点,如实了知此身(有色诸根)、
心(识)的相互依止,在身心作用下与外界诸尘接触而有「触」「受」「爱」「食」,此中,感受占有重要的一环,必须观察其无常、无我的性质,从而灭除后续的爱、食。
还有连接的答案超过10000 请看以下地址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chbj/10/chbj1005.htm
参考资料:南無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