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哪个地方的剧种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2:15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1-23 21:57
京剧是哪个地方的剧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1-23 23:29
问题一:京剧是哪个地方的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问题二:京剧属于哪个省份 京剧形成于光绪年间的北京,起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其中四大徽班是三庆班 四喜班 春台班 和春班问题三:京剧是由哪两个剧种演变而来的? 京剧的形成 :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一、孕育期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 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余下全文>>问题四:各地方戏的剧种分别是什么? 京剧----北京
粤剧----广东
吕剧----山东
越剧----浙江
昆剧----江苏
川剧----四川
闽剧----福建
豫剧----河南
沪剧----上海
淮剧---江苏、上海
评剧----河北、天津
黄梅戏---安徽、湖北
秦腔----陕西搐甘肃
等等,地方戏太多了,数不胜数。问题五:京剧是不是地方戏剧,请详细解释。 京剧不是地方戏曲,而是全国性剧种。而且,“地方戏”这一称谓本身就是和“非地方戏”相对而言的,实际上,能被称为非地方性的全国性剧种的就是京剧和昆曲两个剧种。
一个剧种是不是地方戏,有几个基本判别标准:一是否流行于某一地区,二是否使用某地地方方言,三是否具有鲜明的所在地流行的地域文化。
具体到京剧而言,一它并不是某一地区特有的剧种,它的受众不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广泛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区;二京剧使用的语言无论是唱还是念都不是某一地区的地方方言,更不是有些人理解的使用普通话或北京话,而是结合了安徽湖北北京等地的语言,“中州韵湖广音”;三京剧的形成过程就是多地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汉剧徽剧秦腔昆曲……各地杂腔小调民间音乐……都成为京剧构成元素,已经不单单是体现某一地区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了。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东西南北很多地区的人虽然语言文化各方面有差异,但对京剧都有很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京剧从形成至今逐步成为全国流行地区最广观众最多的非地方性剧种。当然,这个“最”是相对的,不能否认在非汉语区和某几个南方方言区,因为语言问题,人们理解和欣赏京剧是有困难,京剧在这些地区群众基础薄弱也形不成规激化的演出市场。问题六:京剧是由哪种剧种发展而来的 徽调、汉调
baike.baidu.com/view/2088.htm?fr=ala0_1_1问题七:我国的剧种除京戏外还有哪些 、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伐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余下全文>>问题八:京剧起源于哪 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
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微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於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将京剧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两个剧种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於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象徵性格和命运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徵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除颜色之外,脸谱的勾画形式也具有类似的象徵意义.例如象生凶毒的粉脸,有满脸都白的粉脸,有只涂鼻梁眼窝的粉脸,面积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标志著阴险狡诈的程度不同,一般说来,面积越大就越狠毒.总之,颜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画法则表示性格的程度.脸谱起源於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中国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裏,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 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於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刚强阴险
生,旦,净,丑生,旦,净,丑是什麽 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在京剧的票友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清朝的光绪皇帝载恬,他不但会唱戏,还能司鼓,并且是京,昆,腔的多面能手.
著名的慈禧太后则是一个大戏迷,在今日颐和园内还保留一座中国最大的戏楼,该戏楼高21米,共有三层,可见她在京剧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 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於古典传说.
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
姜......余下全文>>问题九:京剧是地方戏吗? 是的。
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 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余下全文>>问题四:各地方戏的剧种分别是什么? 京剧----北京
粤剧----广东
吕剧----山东
越剧----浙江
昆剧----江苏
川剧----四川
闽剧----福建
豫剧----河南
沪剧----上海
淮剧---江苏、上海
评剧----河北、天津
黄梅戏---安徽、湖北
秦腔----陕西搐甘肃
等等,地方戏太多了,数不胜数。问题五:京剧是不是地方戏剧,请详细解释。 京剧不是地方戏曲,而是全国性剧种。而且,“地方戏”这一称谓本身就是和“非地方戏”相对而言的,实际上,能被称为非地方性的全国性剧种的就是京剧和昆曲两个剧种。
一个剧种是不是地方戏,有几个基本判别标准:一是否流行于某一地区,二是否使用某地地方方言,三是否具有鲜明的所在地流行的地域文化。
具体到京剧而言,一它并不是某一地区特有的剧种,它的受众不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广泛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地区;二京剧使用的语言无论是唱还是念都不是某一地区的地方方言,更不是有些人理解的使用普通话或北京话,而是结合了安徽湖北北京等地的语言,“中州韵湖广音”;三京剧的形成过程就是多地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汉剧徽剧秦腔昆曲……各地杂腔小调民间音乐……都成为京剧构成元素,已经不单单是体现某一地区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了。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东西南北很多地区的人虽然语言文化各方面有差异,但对京剧都有很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京剧从形成至今逐步成为全国流行地区最广观众最多的非地方性剧种。当然,这个“最”是相对的,不能否认在非汉语区和某几个南方方言区,因为语言问题,人们理解和欣赏京剧是有困难,京剧在这些地区群众基础薄弱也形不成规激化的演出市场。问题六:京剧是由哪种剧种发展而来的 徽调、汉调
baike.baidu.com/view/2088.htm?fr=ala0_1_1问题七:我国的剧种除京戏外还有哪些 、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伐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余下全文>>问题八:京剧起源于哪 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
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微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於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将京剧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两个剧种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於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象徵性格和命运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徵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除颜色之外,脸谱的勾画形式也具有类似的象徵意义.例如象生凶毒的粉脸,有满脸都白的粉脸,有只涂鼻梁眼窝的粉脸,面积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标志著阴险狡诈的程度不同,一般说来,面积越大就越狠毒.总之,颜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画法则表示性格的程度.脸谱起源於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中国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裏,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 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於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刚强阴险
生,旦,净,丑生,旦,净,丑是什麽 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在京剧的票友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清朝的光绪皇帝载恬,他不但会唱戏,还能司鼓,并且是京,昆,腔的多面能手.
著名的慈禧太后则是一个大戏迷,在今日颐和园内还保留一座中国最大的戏楼,该戏楼高21米,共有三层,可见她在京剧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 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於古典传说.
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
姜......余下全文>>问题九:京剧是地方戏吗? 是的。
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