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问朱元璋为什么要废团茶和饼茶,改为散茶?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05:24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03-27 16:57
请问朱元璋为什么要废团茶和饼茶,改为散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3-27 17:10
明朝之前,茶叶交易以饼茶和团茶为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三点原因:
  1、因为龙凤团茶这种制茶法工艺复杂,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被朱元璋斥之谓“奢侈”。它只满足少数人的享乐,大部分人或者说平民百姓根本消费不起。那时的团饼茶素有“一朝团焙成,价与黄金逞”的说法。真正是黄金有价,贡茶无价。朱元璋少时贫穷,深知社会底层人的辛苦。他知道,这种龙团凤饼制茶方式的延续,距离普通人民大众愈来愈远。因此下决心取缔这种制茶模式,改用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的“散形茶”,目的是要使普天之下,他的臣民都能享用饮茶的快乐。

  2、唐宋延续下来的贡茶制度,造成当时的各级官吏对茶农与茶工的剥削愈演愈烈。到元代时,多次爆发了小规模农民暴动,反抗朝廷对茶农的盘剥,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朱元璋取缔“龙团凤饼”的同时,也一并撤销北苑贡茶苑,不再设皇家茶园。

  3、宋代过分强调制茶技艺,追求工艺至高至极。在制茶技艺达到顶峰之时,反倒出现无技可施。这就使一部分制茶工匠在技穷之后开始走向“旁门左道”。为了提高茶叶的香气与滋味,他们便将龙脑及一些香料,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香味添加剂的东西,混入茶中,使品茶者明显感到不同于其他茶的味觉,以便胜出。这种近似“掺假”的方法在当时不是少数,而是一个普遍现象,被记录在很多茶书里。可见,中国的制茶领域里的“造假”现象,自宋代起始,就一直作为行业内的“潜规则”存在,有的甚至被奉为“祖传秘方”、“祖传秘制”,一直延续至今。今天我们市场仍盛行的一部分所谓的“奇香”与“高香”茶,都与香味添加剂有关。
  
  但不管怎么讲,明朝朱元璋的一道圣旨:罢龙团凤饼,改散形茶,使延续上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很多茶叶史专家对明朝朱元璋的做法至今耿耿于怀。他们认为,中国的制茶技术发展在宋朝达到顶峰之后,则由盛转衰。其转折点就在明朝朱元璋开国之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3-27 18:25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出身贫贱的开国明君,从体恤人民、减轻贡役出发,于洪武二十年(1391)九月十六日下诏废除团茶,改制叶茶为贡。明太祖罢团茶,改进茶芽之诏令,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公减轻了广大茶农为造团茶所付出的繁重劳役之苦,而且使饮茶方式、茶器茶具发生了根本变化。
  • 2楼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3-27 18:03
因为制作团茶和饼茶耗费人力物力,朱元璋要减轻人民负担,只要散茶进贡。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