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主张作为君主者应有群主的样子,要尽其本份。但孔子并没有提出该如何保证君主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7 18:06
  • 提问者网友:我是女神我骄傲
  • 2021-11-27 08:44
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主张作为君主者应有群主的样子,要尽其本份。但孔子并没有提出该如何保证君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11-27 08:59
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主张作为君主者应有君主的样子,要尽其本分。但孔子并没有提出该如何保证君主尽其本分的明确主张。
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当子路问“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时,孔子回答“必也正名乎”,并进一步说明“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另一方面孔子主张作为君主者应有君主的样子,要尽其本分,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认为君臣父子各自恪守自己的本分,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但由于孔子对此没有作出具体说明,更没有提出该如何保证君主尽其本分的明确主张,以致齐景公片面理解了孔子这段话的意思,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顺便说明一下,“本分”不是“本份”。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本分”有两个意思,一是本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而“本份”则没有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猎心人
  • 2021-11-27 11:05
你这问题好枯燥 这么深沉的问题 怎么不问点细致点 如果你这么钻研孔子文化
  • 2楼网友:罪歌
  • 2021-11-27 10:04
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人性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孔子对人性的阐述。“孔子这里所说的‘性’与‘习’,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是他对人性的普遍性的认识,人性即人类所具有的‘共’指人固有的也即是所谓“性’。析言之,‘性人的自然属性;‘习’是后天的具体行为实践,也就所谓的人的社会属性。他认为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相近’,即‘基本相同’人类的社会属性是‘相远’,即‘迥然有别’。
  孟子在孔子人性理论的基上提出了的“性善论”,“他沿着孔子指出的‘性相近’方向,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有关论点,在承认人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进而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质属性。孟子在孔子人性理论的基上提出了的“性善论”,“他沿着孔子指出的‘性相近’方向,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有关论点,在承认人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进而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二、“民本”思想
  孔子与孟子都有重民的思想,孔子是周礼的倡导者与维护者,他接受了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的思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孔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亦惠而不费乎?”。这都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
  孟子在继承古代“民本”思相的基础上,其观点比孔子更进了一步。“不仅着重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爱民,而且论述得也更为深刻。《孟子》一书中,约有将近200处提到‘民’。孟子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统治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光辉命题,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孔子的重民,是完全从统治者的角度而言的,他强调在役使人民时要“用民以时”。孟子的宣布则要大胆了许多,“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明“民心的向背决定统治者的政治基础,从某种意义让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拥有天下。他要求统治者效法先王”。孟子看来,“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要素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义利观
  在孔子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与利是孔子区分君子与小子的标准,孔子重义而轻利。孔子认为义高于利,要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利,只是要求以义帅利取之以道。
  孟子在孔子所奠定的义利观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将之推到了“贵义贱利”的颠峰。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认为,生命价值与道义相比,后者是高于前者的。不单单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生命与义二者不可兼得时,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放弃的。当然孟子承认了人的生理欲望,也承认了功名利禄等利益,“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侠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他只是强调以义来决定利益的取舍。
  四、理想人格——对“圣人”的看法
  “理想人格具有一种典范作用。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有君子、仁人、贤人、圣人。圣人在孔子看来是人格的极致,人们难以达到,即便尧舜也未完全臻乎于此。至于孔子更是不以圣人自许,甚或是以仁人自许,曾说‘若圣与仁,则我安敢?’”。在孔子看来,圣人是其最高理想之人格。
  在孟子看来,圣人与凡人有着同样的善心、善性,凡人只要善于修心养性,同样可以超凡入圣,所发他大胆宣布:‘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显然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并且也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不过,孟子也承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圣人与凡人之间存在着差别,圣人是人类中的佼佼者,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
  五、孝道
  孔子将“孝”纳入了仁的体系,“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这里孝是仁的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尊敬自己的兄长。孝是仁伦理价值的体现。就像之前我们说到的,孔子的爱是有亲疏远近的,孝也是孔子仁爱的体现。关于孝如何实施,孔子是这样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首先肯定了奉养父母是孝道,奉养父母便成为了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孔子肯定了‘能养’是‘孝’的表现。孔子认为经济上奉养父母要提高到孝道的高度上认识.既使父母无衣食之忧,又使父母真正在精神上有享受之乐”。对父母的孝不能只是停留于物质上的满足,还要尊敬父母。
  孟子对孔子的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此孟子作出了论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孟子的仁的观念是紧密相连的,仁爱是一种本能,没有亲疏远近之分。所以,“孟子认为别人的父母也就是自己的父母,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