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环境容量是什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02:14
  • 提问者网友:富士山上尢
  • 2021-12-22 13:19
环境容量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12-22 14:53
问题一:环境容量的主要内容 环境的绝对容量(WQ)是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达到绝对容量没有时间限制,即与年限无关。环境绝对容量由环境标准的规定值(WS)和环境背景值(B)来决定。数学表达式有以浓度单位表示的和以重量单位表示的两种。以浓度单位表示的环境绝对容量的计算公式为:WQ=WS-B其单位为 ppm。例如某地土壤中镉的背景值为0.1ppm,农田土壤标准规定的镉的最大容许值为1ppm,该地土壤镉的绝对容量则为0.9ppm。任何一个具体环境都有一个空间范围,如一个水库能容多少立方米的水;一片农田有多少亩,其耕层土壤(深度按20厘米计算)有多少立方米(或吨);一个大气空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有多少立方米的空气等。对这一具体环境的绝对容量常用重量单位表示。以重量单位表示的环境绝对容量的计算公式为:WQ=M(Ws-B)当某环境的空间介质的重量M以吨表示时,WQ的单位为克。如按上面例子中的条件,计算10亩农田镉的绝对容量,可以根据土壤的密度,求出耕层土壤的重量(M吨),并把它代入上式,即可求得。如土壤容重1.5克/厘米3,10亩农田对镉的绝对容量为1800克。 年容量(WA)是某一环境在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值的情况下,每年所能容纳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年容量的大小除了同环境标准规定值和环境背景值有关外,还同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有关。若某污染物对环境的输入量为A(单位负荷量),经过一年以后,被净化的量为A′,(A′/A)×100%=K,K称为某污染物在某一环境中的年净化率。以浓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年容量的计算公式为:WA=K(WS-B)。以重量单位表示的环境年容量的计算公式为:WA=K·M(WS-B)。年容量与绝对容量的关系为:WA=K·WQ。如某农田对隔的绝对容量为0.9ppm,农田对镉的年净化率为20%,其年容量则为0.9×20%=0.18ppm。按此污染负荷,该农田镉的积累浓度永远不会超过土壤标准规定的镉的最大容许值1ppm。环境容量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生态的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在保持自身平衡下允许调节的范围;(2)心理的环境容量:合理的、游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容量;(3)安全的环境容量:极限的环境容量。指某个地区(空间)可以维持某一特定种的最高的种群水平。按照种群生长的逻辑斯蒂理论,是指上限值K(一个种群的生长),一般的是指由平均气候条件、生境的构造、食物供给量等所决定的可以维持的最大个体数目,在后者的情况下,不把无敌、竞争种等看作决定环境容量的因素,而是把它们看作是限制个体数量的重要原因。问题二:什么是景区环境容量 景区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景区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研究环境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
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1、测算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区环境容量的测算除了必须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还特别要保护好景区内的水资源和各种植物资源。不仅当前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子孙后代持续有效地利用。
(2)舒适原则。必须考虑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舒适程度与需求期望,以取得游览、度假、休闲、疗养的最佳效果。
(3)安全卫生原则。必须考虑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环境。
2、测算方法
环境容量的测算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鉴于旅游区是山、水、林、相结合的多元化度假、休闲区域,结合景区景点设置及游览方式安排,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以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测算为主;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环境容量则采用卡口容量法测算:
具体计算公式分别是:
(1)面积容量法:C=A×D/a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
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
A---可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览景点所需时间)。
(2)完全游道法:C=M×D/m
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
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米/人;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3)不完全游道法:C=M×D/(m+m×E/F)
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
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4)卡口法:C=B×QB=tl/t3tl=H-t2
式中:B---日游客批数;
Q---每批游客人数;
tl---每天游览时间,单位:分钟;
t2---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分钟;
t3---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分钟;
H---每天开放时间,这里取480分钟;问题三:变动环境容量指的是什么 A
环境容量定义是指人类自下而上环境和自然自下而上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问题四:环境容量的应用 环境容量主要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并作为工农业规划的一种依据。任一环境,它的环境容量越大,可接纳的污染物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如果超出环境容量就要采取措施,如降低排放浓度,减少排放量,或者增加环境保护设施等。在工农业规划时,必须考虑环境容量,如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农药的施用等都应以不产生环境危害为原则。在应用环境容量参数来控制环境质量时,还应考虑污染物的特性。非积累性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气体等风吹即散,它们在环境中停留的时间很短,依据环境的绝对容量参数来控制这类的污染有重要意义,而年容量的意义却不大。如在某一工业区,许多烟囱排放二氧化硫,各自排放的浓度都没有超过排放标准的规定值,但合起来却大大超过该环境的绝对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制定以环境绝对容量为依据的区域环境排放标准,降低排放浓度,减少排放量,才能保证该工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积累性的污染物在环境中能产生长期的毒性效应。对这类污染物,主要根据年容量这个参数来控制,使污染物的排放与环境的净化速率保持平衡。总之,污染物的排放,必须控制在环境的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之内,才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少污染危害。问题五:什么是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环境容量
指某一环境对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环境质量不致降低到有害于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水平,环境具有自我修复外界污染物所致损伤的能力.
一般的环境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如一条流量较大的河流被排入一定数量的污染物,由于河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作用,进入河中的污染物浓度可迅速降低,保持在环境标准以下.这就是环境(河流)的自净作用使污染物稀释或转化为非污染物的过程.环境的自净作用越强,环境容量就越大.
一个特定环境的环境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本身的状况.如流量大的河流比流量小的河流环境容量大一些.污染物不同,环境对它的净化能力也不同.如同样数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排入河道,重金属容易在河底积累,有机污染物可很快被分解,河流所能容纳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数量不同,这表明环境容量因物而异.
研究环境容量对控制环境污染很有用处.由于环境有一定自净能力,经过严格测算,可允许一部分污染物稍加处理后排入环境,让环境将这些污染物消化掉.排放污染物时间、地点、方式要合适,排放的数量不得超过环境容量.因为环境容量总是有限的,如果超出它的限度.
环境就会被污染.了解某一环境对各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重要,根据环境容量可以制订出经济有效的污染控制方案,确定哪些污染物由环境去净化,哪些必须先进处理,以及处理到何种程度为宜.
而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该学科领域内,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承载力概念引入生态学后发生了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应与容纳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问题六:环境容量 和 环境容纳量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是指你没有被选为最佳答案,那么可能是提问者对你的答案不太赞同。
如果你是回答了,但没得到分,第一种可能是你今天已经回答了10个问题,每天回答问题得分上限是20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回答在审核中,审核后就会跟你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12-22 15:46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