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结合《论语》,讨论儒家怎样看待文质关系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9:58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3-02 23:08
结合《论语》,讨论儒家怎样看待文质关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3-03 00:28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3-03 01:59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是指人格美要达到质文兼备,内部质素和外在文饰相统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