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老子与庄子都是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试分析《道德经》《南华经》思想的一脉相承.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02:56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02-27 05:21
老子与庄子都是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试分析《道德经》《南华经》思想的一脉相承.
在哲学角度
从哲学角度,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老子、庄子一脉相承的增进演绎.正如“邦家昏乱,识忠臣;六亲不和,知孝慈”的朴素格言一样,严整哲学则坚持“先世界观,后方法论;先原理,后原则;先道理,后教条;先认识,后主张”的基本表述程序,而这与庄子“先明之,后使之”的说法简直“异口同声”.“先明之,后使之”的最高境界,除庄子自己的“已知求未知”理念外,就是与此哲理在实践上有着呼应的大道箴言——“通德之容,唯道是从”.从老子到庄子这一“先实践后总结”的哲学程序,浑然天成!
庄周的学说,基本上是继承了李耳的思想.《史记•庄子传》说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又说他著书的目的也在于“明老子之术”.老子的学说经过庄子的进一步敷演发挥,显得更为具体、形象而活泼.如讲述老子之“道”,《庄子•大宗师》篇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这和老子所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二者所论一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2-27 06:58

从哲学角度,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老子、庄子一脉相承的增进演绎.正如“邦家昏乱,识忠臣;六亲不和,知孝慈”的朴素格言一样,严整哲学则坚持“先世界观,后方法论;先原理,后原则;先道理,后教条;先认识,后主张”的基本表述程序,而这与庄子“先明之,后使之”的说法简直“异口同声”.“先明之,后使之”的最高境界,除庄子自己的“已知求未知”理念外,就是与此哲理在实践上有着呼应的大道箴言——“通德之容,唯道是从”.从老子到庄子这一“先实践后总结”的哲学程序,浑然天成!
再问: 隐形高人?
再答: 众所周知,“老庄一家”,所以,《道德经》、《南华经》两部书的观点总是互相印证,呈现出概括与诠释的学术传承关系。从《道德经》中摘录的句子,必然能从《南华经》中找到最完美的理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