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跪求辩论材料——凡事就百度弊大于利。怎么辩论??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8 18:39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1-18 06:45
跪求辩论材料——凡事就百度弊大于利。怎么辩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1-18 07:43
我们首先要破题,百度是为谁服务的?百度是为了我们大家服务的。百度作为搜索引擎,给我们提供帮助,但是这些帮助全部都是符合我们要求或者说是有益的么?不是的,其实这个问题就好比是“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的关系,我们不能否认百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忽视在网络不良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他们存在的危害。
一个不经意间的点击链接,就有可能是一下不堪的画面。百度图片中的糟粕,百度知道中的垃圾信息,这些都是它的弊端。

凡事就百度,让我们过于依赖这种的搜索引擎,也让我们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人脑辨别查找资料——记忆资料——融会贯通资料的过程,依赖性的加强让我们没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网络上最近很流行一句话“百度搜不到我的微笑”这是一句玩笑,也是一种嘲讽,百度不是万能的,他的资料更新也是有人们用书籍中学到的知识去填补的,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填补网络的空白。学校里有图树馆,自习室。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沟通探讨。数学家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取其捷径,我们更加有理由去相信,凡事就百度弊大于利。

如果是二辩、三辩可以提问几个连环性的问题。

1、请问对方辩友,你认为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这两句话对么?请回答对或不对。
2、您在使用百度的时候怎么处理遇到的糟粕文化
3、你是否在用百度的时候使用过复制粘贴、保存图片的功能?

如果一个问题对方回答赞同意见,第二个问题回答理性的对待,第三个问题回答使用过。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做出总结:一、对方辩友也和我一样认为温故可以知新、熟能生巧。也就是说,对方辩友从某种程度上也认为可以通过书本来更新知识,进行知识换代。二、我们相信对方辩友可以理性对待那些糟粕文化,但是其他人呢?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和对方辩友一样,也不能保证那些还在发育中的青少年和对方辩友一样理性,更难保会不会有人利用那些糟粕文化发不义之财。三、对方辩友再百度中使用复制粘贴、保存图片等功能的时候是否知道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侵害了他人的权益,百度文库的案例至今让人深思,我们作为当代学生是不是该注意下自己的行为,从自己出发,做到保护版权、尊重别人的知识成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狂恋
  • 2021-01-18 07:50
1.过多的使用互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
2.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等方面,没有时间用于学习,与朋友交往,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就会逃课,熬通宵,成绩直线下降。
3.有关专家说,长时间上网,容易把精力,脑力耗到极点,进而诱发一系列诸如经常性头痛,偏头疼,视力损坏,"鼠标手","电脑脸"等毛病。
4.青少年上网首先的一大危害就是会影响视力。据统计,经常上网的学生中近视的比例大约占60%。第二大危害就是电脑所释放出来的辐射,具有相当强烈的危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