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 急求!~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2 10:19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10-11 18:38
《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 急求!~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10-11 19:31
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采莲归,绿水芙蓉衣”,全诗采取倒叙手法, 实是故事的结尾。采莲归来水湿衣裙,芙蓉指的不是 荷花,梁元帝的《采莲曲》写道:“莲花乱脸色,荷 叶杂衣香。”“绿水芙蓉衣”,在读者眼前所浮现的不 正是面如莲花,衣杂荷叶香的动人画面吗?这个开头 短小精彩,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从“秋风起浪凫雁飞”句起,到“还羞北海雁书 迟”句止,为诗的主要叙事部分。这一大段中又可分 为几个小层次。首先“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 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点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在秋风吹起层层浪花的溪流里,采莲女子驾着小舟轻 盈地向莲塘驶去,受惊的野鸭、雁儿阵阵飞起。生活 的如平静的水面般美好,其实那“秋风起浪凫雁飞”, 已激起她内心情感的涟漪。“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 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 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为第二个层次,先写采莲女 子极目远眺,只见绿叶红花,好一派“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这景致与从前一样, 物是人非,岂能不令人感慨!舟儿渐行渐近,莲塘里 飘来歌曲声,越来越清楚,声声诉的尽是相思苦情。 这目睹耳闻,使采莲女子胸中掀起了重重波浪:美好 的日子不会久留。她思念,她怨尤:“塞外征夫犹未 还”!“犹”字颇具分量,表达了离别已久远思之切, 怨之深。“江南采莲今已暮”,既写实也兼比兴,意为 光阴易逝,就像采莲,转瞬就到黄昏;人生短暂,倏 忽就到迟暮。这里通过对采莲女子相思苦的描述,揭 开和平宁静生活的表象,使人洞见处于太平盛世的劳 动人民的真实的悲苦的一面。可以想象,生活在富饶 美丽的江南女子,若不是对外战争使夫妻分离,她的 生活本应是幸福美满的。“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 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这 第三层是写采莲女子对征夫表白忠贞的爱情和宽慰征 夫的。说她既不会像倡妇对待荡子那样对待他,也不 会像秦罗敷那样有碰到使君纠缠的麻烦。她虽被思念 所折磨,性格却很豁达、坚强。“莲花复莲花,花叶 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此为第四层, 是写采莲女子在采摘莲花时,将自己与花相比。荷花 开得那么稠密,并蒂连枝且有绿叶相伴,而自己,却 是形单影只。荷叶虽翠但比不上自己的秀眉,荷花虽 红但赛不过自己的面颊。她对自己的美貌自我欣赏, 自我陶醉。“女为悦己者容”人虽美却无人欣赏,于 是欣赏与陶醉之中,悲辛、懊丧也与之俱来。“佳人 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 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 雁书迟。”这最后一层里是写采莲女子叹息红颜不能 长驻。她自矜青春美貌,又自怜形单影只。她的心上 人不在身边,青春不能常葆,待丈夫归来青春或许已 不再,不由得望着他们分别的地方惆怅感伤,回忆起 从前“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的情景。那旧时的 甜情蜜意的痕迹已经难觅,眼前是一片新的花枝。物 换景移了,而我的那颗心却依旧没变。“不惜西津交 佩解”,是反用郑交甫遇仙女的典故,说明虽然饱受 相思,她与征夫的爱情至今也不后悔。而她对丈夫的 迟迟不来信,却感到不满。她不忍心责备丈夫不给自 己写信,只说“北海雁书迟”,这里用的是苏武的典 故,意谓路途遥远,音书不能早日顺利到达。但采莲 女似乎丝毫不认为丈夫不来信,意味着可能负伤或战 亡,她抱着美好的希望在等待。这段诗可以说是采莲 女子的内心独白。从这独白里可以看出她的心地是多 么光明、纯洁与善良。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 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 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这是诗歌 的结尾部分。前四句描写秋夜江畔莲塘的景象。明月 当空照,清风吹拂着浩淼的江面,水波粼粼泛着银 光。莲塘里传来阵阵歌声,采莲女们尚未歇息。最后 四句,游客与众采莲女子相遇,目睹她们互相询问对 方征夫的情况。这一群打扮得漂亮的采莲女子,正打 点舟楫准备回家,尽管今宵良夜等待她们的却是空帏! 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评这首《采莲曲》说:“末 叙暮归曰:‘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徘 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 征客关山路几重?’不特迷离婉约,态度撩人。结处 尤得性情之正。” 这首《采莲曲》它的内容充实生动,言辞优美, 是一首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诗篇。华美的言辞, 浏亮的音节,复沓的旋律,在这里不但没有铺陈之 嫌,反而更完美地表现了诗歌的内容。毛先舒在《诗 辩坻》中评说:“王子安七言古风,能从乐府脱出, 故宜华不伤质,自然高浑矣。”结尾的构思精巧,笔 力独到,诗人既善于描绘典型形象,又巧于进行高度 艺术概括,使诗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 度。正如明张逊业在《校正王勃集序》中说:“论曰: ‘王子安富丽径捷,称罕一时,赋与七言古诗,可谓 独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10-11 20:34
看了都就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