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宗教信仰到底是为了让人有个可以依托的对象,还是为了让人迷失其中?

答案:6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1 06:11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4-30 08:52
不排斥任一宗教,尺有所长,存有所短,各抒己见即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4-30 09:12
原北京大学校长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中国人不怎么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心哲学了。我是很赞同的,治国齐家平天下是他们的主张,中庸是他们的心灵指南,儒道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天人合一,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而宗教,只是一种业余生活。按冯友兰对宗教结构的理解,宗教就是以一门哲学为基督,由教义、组织、迷信等上层建筑构成。冯友兰还认为,中国人不信宗教信哲学,这实在是聪明之举,因为他们信哲学就直接使心灵得到了修炼,又少走了迷信教义等弯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4-30 13:05
好像针对莫人哦!任何宗教都离不开博爱!人没有信仰就像鸟儿失去了方向!
  • 2楼网友:雾月
  • 2021-04-30 12:38
是为了让你了解真理 看清真相
  • 3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4-30 12:32
都不是、
  • 4楼网友:怙棘
  • 2021-04-30 11:27

我认为,宗教信仰是为了让人有一个精神依托。

  • 5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4-30 09:57

宗教信仰是为了让人有个可以依托的对象的

旧时的信仰风俗大都掺杂着浓厚的迷信色彩,如算八字、相面、测宇、 卜卦、咒符、看风水等。这类迷信风俗具有封建愚昧性,是旧俗中的落后部分,座加以破除。不过也应看到,有些迷信习俗经过于百年的传承变异,迷信外衣已渐趋剥落,成了信仰风俗,如对祖先的供奉,往往成为一种不忘祖宗的缅怀纪念活动;对“龙”的崇拜早已失去图腾崇拜的原意,成了民族的象征;古老的“桃符”与“爆竹”,原有信仰中的“驱鬼”成分淡化了,成为祝吉庆贺的风俗了;“阴阳”、“风水”活动中的种种风俗也包含了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和自然地理常识。 人,之所以要有信仰,是因为人要有所畏惧,人类的存在如同烛火之光。同样,佛教也是一样的道理。信仰本身没有对错,信仰披上了宗教(或者叫主义)的外衣,就有了政治需求上的对错。信仰是信仰某种哲学本身的思想,而不是硌守一条一条的规则,规则都是不同人对某种信仰的个人理解。就是人类啊,要有所畏惧。我们信仰的源泉,就是基于这种畏惧,这是人或者世间万物的自然属性。为什么要行善?为什么要有信任,因为面对浩渺的星空,人类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相信别人就是相信自己,像希腊的谚语,“向天空吐唾沫,最后还是会落在自己脸上。”面对人生的种种无助,面对社会的坎坷挫折,信仰是畏惧之后的力量,没有信仰,就没有力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