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18:14
- 提问者网友:世勋超人
- 2021-01-27 14:2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例如马路上急驰而过的汽车声,隔壁工厂轰隆隆的马达声,老奶奶唠唠叨叨的抱怨声,久而久之,左耳进右耳出,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②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来说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鸟啼虫鸣,只是一种“声音”,即使美妙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1.选文谈到了哪两种生活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选文的内容,解释文段①中“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这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谈谈你对文段①中“开始了声音的‘过滤’”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①中有一句话表明了作者关于“听”的态度,请在原文中画出,并将其写下来。5.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这种人的表现,这个成语是:________。7.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选段中说,“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假如你走入一片森林,想象一下你会听到什么声音,请用语言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19-03-02 16:56
答案:解析: 1.(1)对生活充满热情;(2)对生活麻木不仁。 2.不是声音本身消失了,而是说自己习惯了这种声音,或者自己用意志拒绝了这种声音。 3.开始对声音有选择性的接收。 4.“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 5.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这样的人当然也就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6.人云亦云 7.选择好听的、有益的、能充实生活、使人得到很多乐趣的声音。 8.略 9.如:走在森林中,看见了瀑布从悬崖上奔涌而下,如万马奔腾。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19-05-22 21:23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