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的左半边,加”各”念什么?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08 00:51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11-07 13:05
”貌”的左半边,加”各”念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鸠书
- 2021-11-07 14:32
貉 音hé
学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英文名:Raccoon dog
音hé 俗称 貉子háozi 古义也同貊,指东北方少数民族
食肉目犬科貉属的1种。中等体型,外形似狐,但较肥胖,体长50~65厘米,尾长25厘米左右,体重4~6千克;吻尖,耳短圆,面颊生有长毛;四肢和尾较短,尾毛长而蓬松;体背和体侧毛均为浅黄褐色或棕黄色,背毛尖端黑色,吻部棕灰色,两颊和眼周的毛为黑褐色,从正面看为“八”字形黑褐斑纹,腹毛浅棕色,四肢浅黑色,尾末端近黑色。貉的毛色因地区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分布于苏联亚洲部分、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十分广泛。
貉生境颇广,平原、丘陵、河谷、溪流附近均有栖息,穴居,一般利用其他动物的废弃洞穴或营巢于树根际和石隙间。白天在洞内睡眠,夜间外出觅食,行动缓慢。主要以鱼、虾、蛇、蟹、小型啮齿类、鸟类及鸟卵等为食,也吃植物性食物如浆果、真菌、谷物等。北方貉在冬季有蛰眠习性,但与真正的冬眠不同,呈昏睡状态,代谢活动并不停止。天敌有狼和猞猁等。每年3月间交配,一雄配多雌,5~6月间产仔,每胎4~8只,多者达10多只,幼兽生长很快,当年秋天即可独立生活。
貉是一种较贵重的毛皮兽,毛长绒厚,板质轻韧,拔去针毛的绒皮为上好制裘原料。针毛弹性好,适于制造画笔。近年来已开展人工驯养。
释名 貉与獾同穴处,故字从各。
气味 肉:甘,温,无毒。
主治 元脏虚劳及女子虚备。
一、分类与分布
貉的别名称狸,在动物学分类上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它是东亚特有动物,主产中国、苏联、朝鲜、日本、蒙古等国,分许多亚种。我国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其中东北地区分布密度最大。
在40年代,日本衣川雄曾将中国貉和朝鲜貉混分成七个亚种。
一是乌苏里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以及朝鲜东北部。
二是阿穆尔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沿岸地区。
三是朝鲜貉。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南部和朝鲜。
四是闽越貉。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省。
五是江西貉。主要分布于江西省及其附近各省。
六是湖北貉。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等省。
七是云南貉。主要分布于云南及其附近各省。
在我国有南貉、北貉之分。这是人们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将长江以南产的貉称南貉,长江以北的貉称北貉。北貉体型大,毛绒丰厚,毛皮质量明显优于南貉。南貉体型小,针毛短,绒毛空疏。所以目前人工养殖的貉,绝大多数来源于北貉,并以黑龙江省的乌苏里貉为最多。
二、形态和色型
1、 形态
貉略小于狐,被毛长而蓬松,外形粗短,肥胖,嘴尖细,四肢细短。前足5趾,第一趾短,行走时短趾悬空,四趾触地。后肢狭长,后足具4趾。尾蓬松。
以乌苏里貉为例,成年体重6—7公斤,体长45—65厘米,尾长17—18厘米。个别貉体重可达10—11公斤,体长82厘米,尾长29厘米。
不同季节,貉的新陈代谢程度不同,体重也随之变化。
2、 色型
貉的毛色因种类不同而表现不同,同一亚钟的毛色其变异范围很大,即使同一饲养场,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毛色也不相同,这在目前很少进行育种工作的各大、小养貉场普遍存在。
(1) 乌苏里貉的色型:颈背部针毛尖,呈黑色,主体部分呈黄白色或略带橘黄色,底绒呈灰色。两耳后侧及背中央掺杂较多的黑色针毛尖,由头顶伸延到尾尖,有的形成明显的黑色纵带。体侧毛色较浅,两颊横生淡色长毛,眼睛周围呈黑色,长毛突出于头的两侧,构成明显的“八字”字形黑纹。
(2) 其他色型
黑十字型:从颈背开始,沿脊背呈现一条明显的黑色毛带,一直延伸到尾部,前肢,两肩也呈现明显的黑色毛带,与脊背黑带相交,构成鲜明的黑十字。这种毛皮颇受欢迎。
黑八字型:体躯上部覆盖的黑毛尖,呈现八字型。
黑色型:除下腹部毛呈灰色外,其余全呈黑色,这种色型极少。
白色型:全身呈白色毛,或稍有微红色,这种貉是貉的白化型,也有人认为是突变型。
3、 乌苏里貉家养条件下的变异
在数万张以上的貉皮分级配路中,发现家养乌苏里貉皮的毛色变异十分惊人,大体可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1) 黑毛尖、灰底绒:这种类型的特点是:黑色毛尖的针毛覆盖面大,整个背部及两侧呈现灰黑色或黑色,底绒呈现灰色、深灰色、浅灰色或红灰色。其毛皮价值较高,在国际裘皮市场倍受欢迎。
(2) 红毛尖、白底绒:这种类型的特点是:针毛多呈现红毛尖,覆盖面大,外表多呈现红褐色,严重者类似草狐皮或浅色赤狐皮,吹开或拨开针毛,可见到白色、黄白色或黄褐色底绒。
(3) 白毛尖: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白色毛尖十分明显,覆盖分布面很大,与黑毛尖和黄毛尖相混杂,其整体趋向白色,底绒呈现灰色、浅灰色或白色。
三、生态特征
1、 栖息环境与洞穴
貉经常栖居于山野、森林、河川和湖沼附近的荒地草原、灌木丛以及土堤或海岸,有时居住于草堆里。喜穴居,多数利用岩洞、自然洞穴、大木空洞等处,经若干加工后穴居,或利用獾、狐狸、狼等兽类的弃穴为穴,也有个别貉自行挖洞营窝。貉不喜欢潮湿的低洼地,选穴地点需要干燥,并具备繁茂的植被条件,以供隐蔽和提供丰富的食料来源。为了引水方便,貉多选择有水的栖息地,如河、沼、小溪附近。貉没有固定的洞穴栖息,一年中,于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类型的洞穴栖息。繁殖期选用浅穴产仔哺乳;夏季天气热,则利用岩洞或凉爽的洞穴栖息;在严寒的冬季,便选择保温性能的深洞居住。在同季节也不固定栖息地,而是根据食料条件、气候变化以及哺育仔幼兽和安全的需要,经常变换栖息场所。
2、 群居性
貉同种间很少争斗,通常1公1母成双穴居,但也有一公多母和一母多公的同洞穴居。产仔后,双亲同仔兽一起穴居到入冬以前,待幼貉寻到新洞穴时,幼貉离开双亲。
3、 活动行为
貉的活动范围很广,常在半径6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夜行性强,白天多在洞穴中睡眠,或到附近隐蔽处休息,傍晚和拂晓出来觅食和活动。家养貉局限于较窄的范围内,活动不灵便,行走不快,多以直线行走,每昼夜达3~4公里。
貉听觉不灵,多疑,常在洞口作不规律的走动,使足迹模糊不清,以迷惑敌人,但不如狐狡猾。平时表现性情温顺,反映迟钝,但在捕捉小动物时,则反应灵敏,凶相毕露。
貉能巧妙地攀登树木,也会游水捕鱼,在敌害追击时,往往排尿,随后排粪。在人工养殖情况下,抓貉提尾时也有排尿行为。
貉有定点排粪的习惯,比较爱清洁,这种定点排便的行为,即使同穴群居的几个个体,排粪时都到同一地点,使该处粪便越积越高,臭味越来越大,因而有“溜粪成山”之说。排粪地点一般距洞穴2~6米。熟练的猎手往往根据嗅到的粪味发现和捕猎貉。貉在家养条件下,也有定点排便的习惯,一般排到笼的某一角落。但有个别貉有向食槽或水盆内排便的恶习。貉喜欢饮清洁水,当饮足后,用足趾将洁水弄脏,然后走开。
4、 冬眠和半冬眠
貉在秋季食科丰足的条件下,营养丰富,皮下积蓄大量脂肪。进入严冬季节,由于食科缺乏,气候恶劣,貉活动减少,吃食很少,新陈代谢缓慢,以消耗体内脂肪维持生命,呈现出昏睡状态的非持续性冬眠,称为冬眠或半冬眠。冬眠维持期从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如气候偏低,也可延续到3月初。如天气转暖,可提前出来觅食。貉在人工养殖时,冬季食量减少,但不具备冬眠的昏睡状态。
5、 食性
貉食性杂,野生状态下,以鼠类、鱼类、蚪类、蛙类、鸟、蛇、虾、蟹等,以及昆虫类,如甲虫、金龟子、蝗虫、蜜蜂、蛾、鳞翅目的幼虫等为食。也食作物的子实、根、茎、叶和野果、野菜、瓜皮等。尤其喜食山葡萄,有的还食狐吃剩的兔的尸体,还到村边、道边食人和蓄禽的粪便。
6、 换毛
貉每年换毛1次,2月份开始逐渐脱换底绒,8月份长出毛绒,11月中旬冬毛生长终止,是貉成熟的最佳时期。
幼貉从40日龄以后开始,脱掉浅黑色的胎毛,3—4月龄时长出黄褐色冬毛,11月份毛被成熟度与成年貉相近。
7、 寿命与繁殖特点
貉的寿命8—16年,繁殖年龄7—10年,繁殖最佳年龄3—5年。貉是季节性繁殖动物,春季发情配种,个别貉可在1月和4月份发情配种,怀孕期60天左右,胎平均6—10头,哺乳期50—55天。
8、 主要天敌
貉的主要天敌是狼、猞猁等猛兽,凡有狼出没的地方,貉的数量明显减少,特别在早春,貉的减少尤为突出。
貉、獾生境相似,彼此相睦,冬季貉、獾同居,很少发生争斗现象。
9、 生理常数
貉的体温38.1—40.2℃,脉搏70—146次/每分钟,呼吸23—43次/每分钟,红细胞584万个/立方毫米,白细胞12.052万个/立方毫米。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学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英文名:Raccoon dog
音hé 俗称 貉子háozi 古义也同貊,指东北方少数民族
食肉目犬科貉属的1种。中等体型,外形似狐,但较肥胖,体长50~65厘米,尾长25厘米左右,体重4~6千克;吻尖,耳短圆,面颊生有长毛;四肢和尾较短,尾毛长而蓬松;体背和体侧毛均为浅黄褐色或棕黄色,背毛尖端黑色,吻部棕灰色,两颊和眼周的毛为黑褐色,从正面看为“八”字形黑褐斑纹,腹毛浅棕色,四肢浅黑色,尾末端近黑色。貉的毛色因地区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分布于苏联亚洲部分、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十分广泛。
貉生境颇广,平原、丘陵、河谷、溪流附近均有栖息,穴居,一般利用其他动物的废弃洞穴或营巢于树根际和石隙间。白天在洞内睡眠,夜间外出觅食,行动缓慢。主要以鱼、虾、蛇、蟹、小型啮齿类、鸟类及鸟卵等为食,也吃植物性食物如浆果、真菌、谷物等。北方貉在冬季有蛰眠习性,但与真正的冬眠不同,呈昏睡状态,代谢活动并不停止。天敌有狼和猞猁等。每年3月间交配,一雄配多雌,5~6月间产仔,每胎4~8只,多者达10多只,幼兽生长很快,当年秋天即可独立生活。
貉是一种较贵重的毛皮兽,毛长绒厚,板质轻韧,拔去针毛的绒皮为上好制裘原料。针毛弹性好,适于制造画笔。近年来已开展人工驯养。
释名 貉与獾同穴处,故字从各。
气味 肉:甘,温,无毒。
主治 元脏虚劳及女子虚备。
一、分类与分布
貉的别名称狸,在动物学分类上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它是东亚特有动物,主产中国、苏联、朝鲜、日本、蒙古等国,分许多亚种。我国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其中东北地区分布密度最大。
在40年代,日本衣川雄曾将中国貉和朝鲜貉混分成七个亚种。
一是乌苏里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以及朝鲜东北部。
二是阿穆尔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沿岸地区。
三是朝鲜貉。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南部和朝鲜。
四是闽越貉。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等省。
五是江西貉。主要分布于江西省及其附近各省。
六是湖北貉。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等省。
七是云南貉。主要分布于云南及其附近各省。
在我国有南貉、北貉之分。这是人们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将长江以南产的貉称南貉,长江以北的貉称北貉。北貉体型大,毛绒丰厚,毛皮质量明显优于南貉。南貉体型小,针毛短,绒毛空疏。所以目前人工养殖的貉,绝大多数来源于北貉,并以黑龙江省的乌苏里貉为最多。
二、形态和色型
1、 形态
貉略小于狐,被毛长而蓬松,外形粗短,肥胖,嘴尖细,四肢细短。前足5趾,第一趾短,行走时短趾悬空,四趾触地。后肢狭长,后足具4趾。尾蓬松。
以乌苏里貉为例,成年体重6—7公斤,体长45—65厘米,尾长17—18厘米。个别貉体重可达10—11公斤,体长82厘米,尾长29厘米。
不同季节,貉的新陈代谢程度不同,体重也随之变化。
2、 色型
貉的毛色因种类不同而表现不同,同一亚钟的毛色其变异范围很大,即使同一饲养场,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毛色也不相同,这在目前很少进行育种工作的各大、小养貉场普遍存在。
(1) 乌苏里貉的色型:颈背部针毛尖,呈黑色,主体部分呈黄白色或略带橘黄色,底绒呈灰色。两耳后侧及背中央掺杂较多的黑色针毛尖,由头顶伸延到尾尖,有的形成明显的黑色纵带。体侧毛色较浅,两颊横生淡色长毛,眼睛周围呈黑色,长毛突出于头的两侧,构成明显的“八字”字形黑纹。
(2) 其他色型
黑十字型:从颈背开始,沿脊背呈现一条明显的黑色毛带,一直延伸到尾部,前肢,两肩也呈现明显的黑色毛带,与脊背黑带相交,构成鲜明的黑十字。这种毛皮颇受欢迎。
黑八字型:体躯上部覆盖的黑毛尖,呈现八字型。
黑色型:除下腹部毛呈灰色外,其余全呈黑色,这种色型极少。
白色型:全身呈白色毛,或稍有微红色,这种貉是貉的白化型,也有人认为是突变型。
3、 乌苏里貉家养条件下的变异
在数万张以上的貉皮分级配路中,发现家养乌苏里貉皮的毛色变异十分惊人,大体可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1) 黑毛尖、灰底绒:这种类型的特点是:黑色毛尖的针毛覆盖面大,整个背部及两侧呈现灰黑色或黑色,底绒呈现灰色、深灰色、浅灰色或红灰色。其毛皮价值较高,在国际裘皮市场倍受欢迎。
(2) 红毛尖、白底绒:这种类型的特点是:针毛多呈现红毛尖,覆盖面大,外表多呈现红褐色,严重者类似草狐皮或浅色赤狐皮,吹开或拨开针毛,可见到白色、黄白色或黄褐色底绒。
(3) 白毛尖: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白色毛尖十分明显,覆盖分布面很大,与黑毛尖和黄毛尖相混杂,其整体趋向白色,底绒呈现灰色、浅灰色或白色。
三、生态特征
1、 栖息环境与洞穴
貉经常栖居于山野、森林、河川和湖沼附近的荒地草原、灌木丛以及土堤或海岸,有时居住于草堆里。喜穴居,多数利用岩洞、自然洞穴、大木空洞等处,经若干加工后穴居,或利用獾、狐狸、狼等兽类的弃穴为穴,也有个别貉自行挖洞营窝。貉不喜欢潮湿的低洼地,选穴地点需要干燥,并具备繁茂的植被条件,以供隐蔽和提供丰富的食料来源。为了引水方便,貉多选择有水的栖息地,如河、沼、小溪附近。貉没有固定的洞穴栖息,一年中,于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类型的洞穴栖息。繁殖期选用浅穴产仔哺乳;夏季天气热,则利用岩洞或凉爽的洞穴栖息;在严寒的冬季,便选择保温性能的深洞居住。在同季节也不固定栖息地,而是根据食料条件、气候变化以及哺育仔幼兽和安全的需要,经常变换栖息场所。
2、 群居性
貉同种间很少争斗,通常1公1母成双穴居,但也有一公多母和一母多公的同洞穴居。产仔后,双亲同仔兽一起穴居到入冬以前,待幼貉寻到新洞穴时,幼貉离开双亲。
3、 活动行为
貉的活动范围很广,常在半径6公里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夜行性强,白天多在洞穴中睡眠,或到附近隐蔽处休息,傍晚和拂晓出来觅食和活动。家养貉局限于较窄的范围内,活动不灵便,行走不快,多以直线行走,每昼夜达3~4公里。
貉听觉不灵,多疑,常在洞口作不规律的走动,使足迹模糊不清,以迷惑敌人,但不如狐狡猾。平时表现性情温顺,反映迟钝,但在捕捉小动物时,则反应灵敏,凶相毕露。
貉能巧妙地攀登树木,也会游水捕鱼,在敌害追击时,往往排尿,随后排粪。在人工养殖情况下,抓貉提尾时也有排尿行为。
貉有定点排粪的习惯,比较爱清洁,这种定点排便的行为,即使同穴群居的几个个体,排粪时都到同一地点,使该处粪便越积越高,臭味越来越大,因而有“溜粪成山”之说。排粪地点一般距洞穴2~6米。熟练的猎手往往根据嗅到的粪味发现和捕猎貉。貉在家养条件下,也有定点排便的习惯,一般排到笼的某一角落。但有个别貉有向食槽或水盆内排便的恶习。貉喜欢饮清洁水,当饮足后,用足趾将洁水弄脏,然后走开。
4、 冬眠和半冬眠
貉在秋季食科丰足的条件下,营养丰富,皮下积蓄大量脂肪。进入严冬季节,由于食科缺乏,气候恶劣,貉活动减少,吃食很少,新陈代谢缓慢,以消耗体内脂肪维持生命,呈现出昏睡状态的非持续性冬眠,称为冬眠或半冬眠。冬眠维持期从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如气候偏低,也可延续到3月初。如天气转暖,可提前出来觅食。貉在人工养殖时,冬季食量减少,但不具备冬眠的昏睡状态。
5、 食性
貉食性杂,野生状态下,以鼠类、鱼类、蚪类、蛙类、鸟、蛇、虾、蟹等,以及昆虫类,如甲虫、金龟子、蝗虫、蜜蜂、蛾、鳞翅目的幼虫等为食。也食作物的子实、根、茎、叶和野果、野菜、瓜皮等。尤其喜食山葡萄,有的还食狐吃剩的兔的尸体,还到村边、道边食人和蓄禽的粪便。
6、 换毛
貉每年换毛1次,2月份开始逐渐脱换底绒,8月份长出毛绒,11月中旬冬毛生长终止,是貉成熟的最佳时期。
幼貉从40日龄以后开始,脱掉浅黑色的胎毛,3—4月龄时长出黄褐色冬毛,11月份毛被成熟度与成年貉相近。
7、 寿命与繁殖特点
貉的寿命8—16年,繁殖年龄7—10年,繁殖最佳年龄3—5年。貉是季节性繁殖动物,春季发情配种,个别貉可在1月和4月份发情配种,怀孕期60天左右,胎平均6—10头,哺乳期50—55天。
8、 主要天敌
貉的主要天敌是狼、猞猁等猛兽,凡有狼出没的地方,貉的数量明显减少,特别在早春,貉的减少尤为突出。
貉、獾生境相似,彼此相睦,冬季貉、獾同居,很少发生争斗现象。
9、 生理常数
貉的体温38.1—40.2℃,脉搏70—146次/每分钟,呼吸23—43次/每分钟,红细胞584万个/立方毫米,白细胞12.052万个/立方毫米。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路难
- 2021-11-07 17:59
貉
háo
—— 义同“貉”(hé)
另见hé
貉绒
háoróng
[racoon dog fur] 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质地轻软,是珍贵的毛皮
貉子
háozi
[racoon dog] 貉(hé)
的通称
貉
hé
<名>
(形声。从豸(zhì),长脊的野兽,各声。本义:一种野兽,通称“貉子”,也叫“狸”)
同本义 [racoon dog] 食肉目犬科的一种动物(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产地包括中、日、朝和乌苏里边区。有三个亚种,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东南和西南各省区,是著名的毛皮兽,它的毛皮被称为貉子皮或貉绒
另见háo
貉
hé
ㄏㄜˊ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
郑码:PQRJ,U:8C89,GBK:BAD1
笔画数:13,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354251
貉
háo
ㄏㄠˊ
义同(一),用于“貉子”、“貉绒”。
郑码:PQRJ,U:8C89,GBK:BAD1
笔画数:13,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354251
貉
mò
ㄇㄛˋ
古同“貊”①。
郑码:PQRJ,U:8C89,GBK:BAD1
笔画数:13,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354251
háo
—— 义同“貉”(hé)
另见hé
貉绒
háoróng
[racoon dog fur] 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质地轻软,是珍贵的毛皮
貉子
háozi
[racoon dog] 貉(hé)
的通称
貉
hé
<名>
(形声。从豸(zhì),长脊的野兽,各声。本义:一种野兽,通称“貉子”,也叫“狸”)
同本义 [racoon dog] 食肉目犬科的一种动物(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产地包括中、日、朝和乌苏里边区。有三个亚种,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东南和西南各省区,是著名的毛皮兽,它的毛皮被称为貉子皮或貉绒
另见háo
貉
hé
ㄏㄜˊ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
郑码:PQRJ,U:8C89,GBK:BAD1
笔画数:13,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354251
貉
háo
ㄏㄠˊ
义同(一),用于“貉子”、“貉绒”。
郑码:PQRJ,U:8C89,GBK:BAD1
笔画数:13,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354251
貉
mò
ㄇㄛˋ
古同“貊”①。
郑码:PQRJ,U:8C89,GBK:BAD1
笔画数:13,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354251
- 2楼网友:佘樂
- 2021-11-07 16:49
应该读hé
在一丘之貉 ( yī qiū zhī hé ) 中见到,其他地方很少用到的.
解 释 : 丘:土山;貉: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 处 : 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在一丘之貉 ( yī qiū zhī hé ) 中见到,其他地方很少用到的.
解 释 : 丘:土山;貉: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 处 : 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 3楼网友:woshuo
- 2021-11-07 16:33
貉hé 一丘之貉
- 4楼网友:等灯
- 2021-11-07 16:13
hé !
- 5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11-07 16:03
一丘之貉 ( yī qiū zhī hé )
解 释 : 丘:土山;貉: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 处 : 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貉 #háo
【释义】〔貉子〕(háozi)貉(hé)的通称。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貉―― 义同“貉”
貉绒
貉子
的通称
貉 <名> he
(形声。从豸,长脊的野兽,各声。本义:一种野兽,通称“貉子”,也叫“狸”)
同本义
区,是著名的毛皮兽,它的毛皮被称为貉子皮或貉绒
貉háo
⒈野兽名:~子。~绒。
⒉见hejq。
貉hé
⒈野兽名。通称"貉子",也叫"狸",现已稀少,要保护,禁止猎杀。形状像狐,毛棕灰色,耳短小,嘴尖。昼伏夜出,捕食虫类。皮毛很珍贵。
是同类,没有差别。〈喻〉都是一样的坏人。
⒉〈古〉通"貊"。
貉mò 1.古代北方部族名。 2.北方古国名。
貉mà 1.古代军中祭名。
解 释 : 丘:土山;貉: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 处 : 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貉 #háo
【释义】〔貉子〕(háozi)貉(hé)的通称。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貉―― 义同“貉”
貉绒
貉子
的通称
貉 <名> he
(形声。从豸,长脊的野兽,各声。本义:一种野兽,通称“貉子”,也叫“狸”)
同本义
区,是著名的毛皮兽,它的毛皮被称为貉子皮或貉绒
貉háo
⒈野兽名:~子。~绒。
⒉见hejq。
貉hé
⒈野兽名。通称"貉子",也叫"狸",现已稀少,要保护,禁止猎杀。形状像狐,毛棕灰色,耳短小,嘴尖。昼伏夜出,捕食虫类。皮毛很珍贵。
是同类,没有差别。〈喻〉都是一样的坏人。
⒉〈古〉通"貊"。
貉mò 1.古代北方部族名。 2.北方古国名。
貉mà 1.古代军中祭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