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低音长号的乐器类型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12:55
  • 提问者网友:欲劫无渡
  • 2021-03-26 03:15
低音长号的乐器类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3-26 04:48
低音长号又称长鸣、铜角、招军、马吹,喇叭等。是瑶、壮、苗、彝、哈尼、布依、土家、维吾尔、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瑶语称当嘹。彝语称大巴拉。布依语称莽列。维吾 尔语称卡奈依。汉族称大号、长尖、喇叭、尖子号等。流行于全国各 地,尤以广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区最为盛行。
历史较悠久。我国古代所有喇叭类型的气鸣乐器都通称为角,最初是用天然的牛角吹奏,后发展为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作,长号则是由古代的角衍变而来。古代为军中乐,文献多有记载。《通礼义纂》:“长鸣角也,按蚩尤师魍魉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令吹角,为 龙 鸣,以御之。魏武帝征乌桓,军思归,乃减角为中鸣,其声尤悲,以应胡笳”(引《太平御览》)。《通雅》中有:“长鸣今时之号通也,口圆而长,如竹?,……从?中抽出吹之, 晋即有鸣葭。”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开始是用角和笳,后又以鼓和角为主要乐器。唐代段成 式《?篥格》:“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唐书 ·仪卫志》:“大驾卤簿,长鸣中鸣大角者皆二十。”宋代沿用此制,至绍兴十六年(1146 年),长鸣、中鸣竟达各六十之多,辽、金两代鼓吹部的长鸣和中鸣各二十。明时方有铜角 。 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本细,其末钜,本 常纳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这种铜角与今日所称长号极为相似。1959年,在江 苏省江宁县水阁子应塘村的明代沐英墓中出土一支长号,三节构成,全长115.5厘 米、喇叭口直径20.5厘米。据《明史》载,沐英(1345年-1392年)生前曾授为帐前都尉,是个武职官员。这件长号当为他生前在仪仗中所用的乐器,现藏于江苏省博物馆。
通体用薄铜片制作,由上、中、下三节铜管组成。上节为嘴节,顶端有锅底形号嘴,中节为 伸缩节,下节为喇叭节。管体可伸可缩,不使用时,上、中两节可缩进喇叭 节内,对携带和保存十分方便。各民族、各地区的长号,规格不同,长短不一。
瑶族的当嘹和壮族、苗族的长号,流行于桂西和黔东南一带。管体全长155厘米。上节长30 厘米,顶端号嘴直径5厘米、深0.8厘米,下端铜圆包直径6厘米。中节长61 厘米,喇叭节长64厘米、喇叭口直径22厘米。演奏时,上、中两节拉出,左手伸直托扶管身 ,右手持握上节,管体略倾向左侧,口贴锅形号嘴吹气发音,多为基音和第一、第二泛音, 声音低沉、深厚,音量洪大,闻及数里。一般不单独吹奏。在广西、贵州,是各族八音(即八仙)乐队的低音乐器。所奏乐曲,均为八音曲牌。
彝族的大巴拉,流行于云南楚雄、大姚、施甸和四川西昌、会理一带。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支阿都土司家的长号,全长171厘米,上节52.3厘米、中节60 .5厘米、下节59厘米。吹嘴直径4.8厘米、孔径3厘米。长号是彝族节日喜庆和婚丧嫁娶等场合中必用的乐器,在传统节日里,要同时奏响几十支长号,音响惊天动地,场面分外壮观。

维吾尔族的卡奈依,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铜制,三节,全长150厘米~180厘米。能奏 出 筒音和五度泛音两个音。过去常在藩王、伯克的迎宾仪式中使用;多用于喜庆节日的群 众性歌舞活动中,它常作为纳格拉、苏尔奈民间鼓吹乐队的低音乐器。演奏中不时地奏出筒 音和五度泛音,使之成为乐曲中有固定音高的持续音,因其音量宏大而使演奏效果特别强烈 ,可壮乐队声威,烘托节日气氛。卡奈依经常使用一对或两三对,很少单独使用,其用量 多少可表示礼仪的隆重程度。吹奏者常对称地站在鼓吹乐队的两旁,整齐地转动卡奈依的方 向,把音响传向四方。
汉族地区的喇叭,一般全长130厘米~150厘米,广泛用于苏、浙、闽、豫等地的民间吹打音 乐中 ,如浙东锣鼓、十番锣鼓等。许多戏曲音乐伴奏也使用长号,如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在豫北 、冀南、鲁西、皖北的古老剧种大平调(剧团中称长夹子)和大弦戏中,在河南各地的罗戏音乐伴奏中,都要用到长号,有的还使用两支。凡武将出场、元帅升帐、两军对垒、开打厮杀 等场面,都要吹奏,以示斗争激烈、气势威武。河南有些地区在民间喜庆活动中,也要用数 支喇叭齐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