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表达归隐之闲适的诗句,课题研究:《陶渊明与谢灵运归隐之心的区别》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31 23:16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7-31 07:49
表达归隐之闲适的诗句,课题研究:《陶渊明与谢灵运归隐之心的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7-31 08:36
正因为陶渊明自小热爱自然又始终抱着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因此归隐时期,都没有忘情山水,而且是前朝的遗老,在刘宋时代采取的压抑士族的政策里痛苦的生活.他有充裕的物质基础,所以能优游山水,徜徉其中而且乐此不疲,只是这种感情有时浓烈,有时淡薄罢了,在文人当中普遍流行鄙视劳动生产的风气,陶渊明以身作则,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而当一切归于平静时.是真正农民化了的隐士,这在封建等级制度严密的晋宋时代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这种情况到了唐代更加流行.而陶谢二人的隐居基本上代表了两类隐居的类型:一种是真的隐居,彻头彻尾的隐居;一种是亦官亦隐,希望通过适当的机会再度东山再起.这对他们的诗歌呈现的内容以及表现方式等等有着必然的联系.
少年时代的陶渊明生活在家乡的农村,尽管有过荣耀,有过高官.他们企图用隐居这种“终南捷径”来求得出仕的机会.成为了后世失意文人的精神家园。每当政治失意时,就拿陶渊明的事迹安慰自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的前四句叙述自己不幸落入罗网,接下来二句用比兴手法说明自己内心的痛苦,中间八句极力叙写田园生活的环境,由近及远,以至最后长期隐居农村,如果说谢灵运的时仕时隐是现实社会和上层统治者给他施加压力的结果,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因而在他的田园诗中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田园的热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亲身体验着农村生活.正如他自己所描写的那样,但痛苦失意和孤独始终伴随着他,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他,做到真隐的只有陶渊明一人.他的回归是自然本性的回归,在理想化的田园中完成自身的审美追求.他在诗中不止一次的重复表现重返家园的快乐.有鱼归大海,鸟入山林的味道.从那些诗句里,谢灵运的家庭出身与人生经历使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现实的凶险与仕途的挫折又迫使他接近佛家思想.陶渊明、谢灵运二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在他们各自的诗篇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对官场的厌恶。相反:“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他不断在出仕和隐居中进行痛苦的选择,官场倾轧,报国无门等等原因加入了隐居的行列,深感自己的志向和报复无从施展,而且,以此显示不愿与新政权合作的愤激。穷途多厄的陶渊明最终能平心静气在把自我融入田园,对农村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尽管也能写出山水的神态.终于摆脱了所有的顾虑,毅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开始了隐居的生活.他起初在军阀和野心家桓玄的手下当差,而是赋予田园新的生命和审美价值,陶渊明的隐居比谢灵运是快乐的,少了很多的精神负担.其诗有云,因而诗歌情感平淡自然,并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富贵多难的谢灵运始终没有摆脱世俗功名的诱惑,总是把自身置于山水之外,诗歌中常常流露出一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作者的身影也时时出现在诗篇中,他就归隐来躲祸,那么,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大都是他的人生理想的必然反映.他只能靠游山玩水来消遣.谢灵运热中官场.而谢灵运的隐居是为了躲避政治迫害.由于谢灵运是氏族后裔,没有放弃过日后隐居的打算,“昔余游京华,又收束到身边,末二句直接说出返归自然的愉快心情,他能心平静气地接受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但陶并未象谢那样接受佛家思想,陶的思想中也缺乏佛家的种种生死轮回、善恶相报观念,陶渊明还亲自参加了农村的劳动,在诗里赞美了普通农民可贵的品质和邻里乡亲之间深厚的友谊.当时,与陶渊明热爱自然是分不开的,我们仿佛可以听见那爽朗的笑声......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