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冕服的历代演变?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22:48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12-02 11:39
冕服的历代演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12-02 12:50
冕服的制度,周代已经大备,上衣下裳,腰闲束以大带,前系蔽膝,足缠邪逼。而此后历代都有所不同。

战国:由于此时周室衰微,战国七雄在里约上都有所减损,对于实际需要上无用的韨佩等去而不用,到始皇时将六冕服的制度完全废止,只用元冕(即玄冕),也有说皆服袀玄之衣的。但现在仍有不明之处,尚无定论。

西汉: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对于西汉的冕服制度不甚明详,也没有提及其具体的形制。但并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从淮南王刘安的《主术训》中我们仍能发现当时人对古代的冕服制度还是略知一二的。此后到了王莽时期,冕服的形制已经略见端倪。大抵因其性质未完备,有不合古制之处,又经战乱,形制再失,直到东汉时才重新恢复。

东汉:孝明帝永平二年,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 皋陶谟》篇,天子冕服从欧阳氏之说,备绣文彩十二章,玄上纁下。臣下从夏侯氏说,三公、诸侯用龙、山九章;九卿下用华虫七章,都有五彩,赤舄朐履。天子前后皆有十二旒,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青玉珠;卿、大夫五旒,赤玉珠,皆有前无后,旁垂黄纩。

曹魏:至明帝时,一直沿用汉代的制度,只是天子冕服刺绣,公卿等用织成的纹样。垂旒改为珊瑚珠。

晋:初期仍沿用旧法,惟冕綖驾驭通天冠上,皂衣绛裳,以赤皮为韨,其余同前代。东晋时以翡翠、珊瑚、杂珠等饰冕旒。成帝时以白璇珠饰冕旒。

宋:依魏、晋的制度,规定皇太子衮冕九旒。

齐:仍照旧制,冕又名平天冠,广七寸,长一尺二寸,垂珠十二,皂衣绛裳,十二章纹,素带四寸,赤皮韨。

梁:介帻通天冠,以白玉珠为旒,改韨为韛,佩白玉,垂朱黄大绶,革带,带剑。其余皆同前。

陈:依梁制而有所减损,皇太子衮衣九章,诸侯等助祭平冕九旒,由前无后,画龙、山以下九章,五彩大佩,赤舄朐履。

北魏:孝文帝十年始制冠服制度,制式可见因袭北魏的北齐。

北齐:天子平冕黑介帻,垂白玉珠十二旒,用五彩玉,衮服皂衣绛裳,十二章,裩带朱韨,佩白玉,带鹿卢剑,黄赤大小绶,赤舄。皇太子平冕黑介帻,垂白珠九旒。上公九旒,三公八旒,诸卿六旒。三公用山、龙八章,九卿用藻、火六章。

北周:天子有冕服十二种,通用十二旒,但根据场合不同,章纹数量有所差降。其下公、诸侯、伯、子、男、上大夫、下大夫、士各有相应的冕服,亦以冕及章数分别差降。至此冕服的制度已经改变古制而变得乖异。

隋:开皇年间改革北朝的规制。制衮冕垂白玉珠十二旒,黄纩充耳,玉笄,元衣纁裳,共享山、龙以下九章。革带、大带,素带朱里,外有上朱下绿缘边,韨同裳色,绣龙、火、山三章,鹿卢玉具剑,垂白玉双绶,绶闲饰三玉环,朱袜,赤舄。皇太子衮冕九章,垂白珠九旒,衣裳九章。其下的公、侯、伯、子、男根据等级,旒的数量依次递减。大业二年又增加大裘冕。衮冕按《礼记玉藻》《尚书》等采十二章的制度,增加日、月、星三章,大带,朱韛,其余同开皇制。此后天子惟用衮冕,自鷩冕以下不再服用。

唐:初期因袭随代旧制,至武德四年着衣服令。天子之服有十四,大裘冕黑缯表面,以纁色为里,无垂旒,后长孙无忌以为大裘冕在夏季时不能穿着而请求废止,但是虽具令文却没能实施。其余冕服同样根据等级不同,其组成有所差减。皇太子衮冕九旒,衣服九章。群臣依据品级的不同,分别有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元冕,不仅在佩饰上依次差等递降,在颜色上也有所区别。此后开元年间又制定《开元新礼》,但总体上变化不大。

五代:后唐以贞观四年冠冕制度为制;后周皇帝服衮冕。

宋:宋代的冕服制度,议论纷争,几经修改。宋代开寳年间的冕服制度,无寳锦珠翠之饰,后加以珍异巧缛,虽经礼官和儒者的驳议,但最终因为其承袭已久,未能改革。至和三年,虽去其繁缛,稍还古制,但依旧是景佑年间以前的形制。至政和年间形制稍定,高宗中兴后乃按此而制之。其不足包括:冕板虽前圆后方,但作成方圆难分,俯仰不易辨;青衣绯裳,不合古制;山纹作尖锐形,失之稳重;笄变为青碧锦织成的天河带等。纹样仍为十二章。

辽:衮冕垂白玉珠十二旒,黄纩充耳,玉簪导,元衣纁裳十二章,白纱中单,韨,革带,大带、剑、佩、绶。舄如金饰。

金:大抵依宋早期的形式。冕板天板下有四柱,前后珠旒二十四,青碧锦织成天河带,用十二章纹,中单,蔽膝大绶。小绶三,闲有三玉环。玉佩二,舄重底,有凉带一。也是不循古制而重加繁饰。

元:取宋早期及金代的制度,天河带加长至地,冕旒用珍珠,衮服用青萝,饰以生色销金,仍以十二章为纹,数量较金代有所增加。皇太子元衣纁裳,中单,蔽膝,玉佩、大绶、朱袜、赤舄。初期群臣不设冕服,后又依据宋制设立冕服制度,大致相同。大德十一年,拟采唐及宋代制度,但并未实行。

明:明代冕服制度亦多有更改,其制度更为具体,在沿袭前代的基础上,亦有所不同:冕綖下承以冠武,而不加于通天冠上;嘉靖年间将不相属的裳改为连属如帷的形式;将日、月纹的半径定为五寸;充耳用黄玉;变古制的五彩玉为七彩玉;华虫、宗彝纹绣之于袖。天子之下,皇太子、亲王、郡王、世子亦有冕服,形制依据身份等级不同而各异,但公侯以下则不设冕服。

清,亦有衮服,但与前代之衮冕服饰形制相异,只取衮服十二章之文而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12-02 14:49
第一节冕服之发展前期:秦汉至唐代的冕服   一、永平二年之前的秦汉时期   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时期  第二节冕服之定着化及简化时期:五代至明   一、五代十国(902~979)至宋(960~1279)   二、辽(907~1125)   三、金(
  • 2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12-02 13:47
周代冕服种类有大裘冕、衮冕、惊冕、毳冕、希冕[絺冕]、玄冕等六冕,按照不同场合需要加以穿用。六冕在汉以后历代王朝的“复古”思潮中,有时或以别的称谓形式出现。不过,六冕中,历代主要采用的是衮冕一种。衮冕是冕服当中,最华丽的服装,与其它冕服不同的特征,主要是冕冠的旒数(十二旒)及在衣裳所施的文章(十二章或九章,按照各朝代稍微不同)。 作为六冕当中的首位冕服,大裘冕的象征意义最为崇高而又最具独特之处。
《周礼》中与服装相关的官职约有五十种,本文将其归分为三大类别:服饰礼仪官职、督制和管理官职和制作系统的官职。通过各官职之职分的比较和分析,本文首次揭示了周代冕服制作体系的流程和运作关系。 秦汉以后的历代冕服制度,按照各个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分为发展前期(秦汉至唐)、定着化及简化时期(五代至明)、废止及换身复活时期(清至民国初期)等三个时段。有关冕服制度的文献资料,以各王朝的官方正式记录为基本史料,来把握冕服在帝王服饰系列中的位置,并对历代帝王冕服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以掌握各朝冕服制度的显著的外在表征。 全套冕服大致上由冕冠、上衣、下裳、中衣、袴、袜、舄、腰带(革带、大带)、弊膝、佩玉、绶、剑、圭等的十四种要件构成。又将其十四种要件,按性质不同,分为冕冠、服装、饰品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了考察。 “冕服”是以冕为冠的服装,因此,在冕服里,冕冠是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