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牟二黑子”的名称由来是什么?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2 16:28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10-12 09:33
“牟二黑子”的名称由来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10-12 10:08
“牟二黑子”是牟氏庄园的主要创业人牟墨林的绰号,其后变成这个封建地主家族的代称。牟墨林(1789〜1870),字松野,清嘉庆年间太学生,是栖霞市北2.5千米古镇都牟氏地主家族的第十四世。牟氏一世牟敬祖,湖北公安县人,于明洪武三年(1370)以岁贡生任栖霞县主簿。3年任满卸任后落户于该县蛇窝泊社荆风乡中榆疃村。四世牟庆迁至牟家疃村。八世牟道行24岁中举,任河南宜阳县知县,后升浩授奉政大夫,任真定府同知,牟氏自此成为官宦人家。九世牟国阶、牟国珑两人中进士。牟国珑任河北省南宫县知县,遭贬后于栖霞县城建悦心亭。十世牟恒也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十二世牟之仪由栖霞城里悦心亭徙居古镇都现庄园处,建楼房1座,草堂4间,其时有地20公顷。牟墨林的父亲牟淳经常贩运粮食,囤积居奇,于灾荒年粜粮置地,终其一生,牟氏占有土地60多公顷。牟墨林精于谋略,善于经营,他一生兼并土地2600多公顷,山岚面积也达到2600多公顷,远远超过其先辈,可称得上心黑手辣。其绰号“牟二黑子”由来无考,其“心黑”也许是主要缘由。牟墨林主张 “人不患天财,患不善用其财。”一生致力于“用财”,扩展家业。清嘉庆十六年(1811)其父病故,牟墨林继承父业。是年栖霞遭罕见灾荒,“岁大饥,饿殍枕藉,人相食”。牟墨林趁机用他父亲囤积的粮食,逼饥民以地交接,从而兼并了许多土地。据《栖霞县志》记载: “道光十五、十六年(1835、1836),栖霞大风伤稼,岁大歉。人相食。”牟墨林于道光十六年开仓以粮换地。“踵门者趾连而摩肩也”。为趁机多占土地,又从东北贩回一船高粱。初时,一斗高粱可换一亩地,后来几升便可换一亩。大批卖地的农民沦为牟墨林的佃户。其后,凡遇荒年,牟墨林都以粮换地,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地主。牟墨林的后代继承牟墨林的衣钵,手段越来越毒,土地越来越多,家业也越来越大。除了兼并土地之外,牟氏地主还以地租为主要剥削方式。年收地租量最多时达300万千克以上,而且都是晒干扬净的“上风头”粮,并普遍采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方法剥削农民。其特制大斗比正常斗多一升多,用以从农民手中收粮,小斗比正常斗小一升多,用以向农民放粮。仅此一项,每年就多得全部地租粮的 1/10。牟氏地主还采用加租补缺的办法对农民进行剥削。有时其加租率高达20%〜30%,稍有不顺,即“抽地”、“封门”。据调查, 1930〜1938年间,牟氏地主增加地租71%。此外,牟氏地主还通过放债、雇工、无偿劳役等手段剥削农民。《栖霞县志》记载:北七里庄林松梅,在灾荒年托人作保借了牟家400吊钱,仅两年时间,就连本带利滚到了 3940吊,被迫将家中8亩地、5间房和1头牛全部用以还债,仍未还清。兼并土地一直为牟氏地主所坚持。为了抢占好地,或使自家土地连成片,有时强买农民的地。如农民不卖,则或者将其绑进衙门,或者纵人畜糟蹋农民的庄稼,迫使农民屈服。残酷的压迫和超经济剥削,使牟氏地主聚敛了大量财富。至20世纪初,牟氏地主家族共拥有土地4060公顷,有山岚 8000公顷,共有房屋5500多间。在县城悦心亭和古轉都均有庄园式建筑,并在烟台大马路及烟台山置有房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