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差量法的计算题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5 09:27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03-04 16:42
今有CO2 CO 的混合气体共22.4L 通过足量Na2O2后 体积变为17.92L 求原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及最后所得气体的质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3-04 17:25
设得到O2的物质的量是x ,CO2的物质的量是 y
2 Na2O2 + 2 CO2 = 2 Na2CO3 + O2 △V
· 2 1 1
· y (22.4-17.92)/22.4
所以CO2的物质的量 y = 0.4 mol,
得到O2的物质的量 x = 0.2 mol
CO的物质的量 = 1 - 0.4 = 0.6 mol
混合气体中,CO 13.44 L,CO2 8.96 L
反应后 CO 13.44 L,O2 4.48 L,反应后气体质量是 0.6*28+0.2*32 = 23.2 g
2 Na2O2 + 2 CO2 = 2 Na2CO3 + O2 △V
· 2 1 1
· y (22.4-17.92)/22.4
所以CO2的物质的量 y = 0.4 mol,
得到O2的物质的量 x = 0.2 mol
CO的物质的量 = 1 - 0.4 = 0.6 mol
混合气体中,CO 13.44 L,CO2 8.96 L
反应后 CO 13.44 L,O2 4.48 L,反应后气体质量是 0.6*28+0.2*32 = 23.2 g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3-04 18:40
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
差量法的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 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例1、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
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
例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
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
差量法的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 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例1、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
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
例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
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