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营改增后还有附加税吗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2:57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01-03 06:10
营改增后还有附加税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01-03 07:05
问题一:营改增之后,附加税还要不要缴纳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是根据应交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哗三种主税为基数提缴的,因此,营改增后,只要有应交增值税的行为发生,附加税费照样缴纳。问题二:营改增后附加税如何计算 城建税7%=961.16*7%=67.28元,
堤防税2%=961.16*2%=19.22元
教育附加3%=961.16*3%=28.83元
地方教育发展2%=961.16*2%=19.22元问题三:营改增后,我在国税交税,是小规模纳税人,请问还交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吗?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是在“增值税”和“营业税”基础上交的。既然有增值税,那肯定就要交的。
城建税=增值税*7%=8737.86*7%=611.65
教育弧附加=增值税*3%=8737.86*3%=262.14
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2%=8737.86*2%=174.76希望能帮助到您!问题四:营改增后还有营业税金及附加吗 以下回答来自于北京诚力财务代理 预收款项不必做收入,预收时: 借: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贷:预收账款 结转销售收入时: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不需要设置销项税额明细科目) 月末,根据应交的增值税作为基数,计算提取附加税费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贷: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税金时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 应交税费--城建税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等问题五:营改增以后,税收有什么变化吗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地税的城建税及附加费的计税依据,变成应纳增值税的税额了,其他的,没别的变化。 如果实现有增值税,应该缴纳增值税的同时向地税申报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如果签定有合同,也应按月申报印花税; 如果房产、土地也是企业的,每月应计提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如果有车辆有营运收入,还应计提营业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车船税; 此外:还要留意代扣个人所得税。 目前,营改增属于初步探索阶段,营业税改征的增值税,就是原来征收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地税征收改为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管。目前试点的有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取得的进项可以抵扣。 目前的政策,是在营改增试点期内,仍保持现行财政体制不变,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税款收入,税改后仍归入试点地区财政收入。试点行业原有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进行适度调整。纳入改革试点的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在税改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措施和分配方案,以解决国税与地税的分账问题。问题六:全面营改增以后还有没有营业税 从2016年5月1号起,实行全面营改增,营业税全部改征增值税,从此营业税将永久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后企业如何应对,请关注瞄财网的营改增大讲堂。问题七:营改增后还有营业税吗? 从2016年5月1号起,实行全面营改增,营业税全部改征增值税,从此营业税将永久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后企业如何应对,请关注瞄财网的营改增大讲堂。问题八:营改增后利润表里面还会出现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一项吗? 营改增之后已经没有“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了,
改为“税金及附加”了。
文件依据:
依据[1]财会[2016]22号文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需要提醒的是,之前是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四小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也同步调整到“税金及附加”科目。问题九:请教个问题吧,营改增之后,营业税的附加税还交不交,在哪交,国税还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是在“增值税”和“营业税”基础上交的。既然有增值税,那肯定就要交的。 城建税=增值税*7%=8737.86*7%=611.65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3%=8737.86*3%=262.14 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2%=8737.86*2%=174.76 希望能帮助到您!问题十:营改增后,公司税费到底是降了还是升了 判断税负高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公式推算,需考虑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规模产生的良性影响。本次“营改增”属于税收制度的战略调整,给市场带来经营结构调整,其减税效应,使第二、第三产业更加紧密地融合。应该看到,“营改增”给市场环境带来了诸多良性改变,包括企业收入规模的增长、毛利的增加,效益的提高等。
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假设:企业经营收入增加,而可抵扣固定成本并未随收入增加而改变,那么企业总的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例将下降。当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例低于税负平衡点时,虽然税负上升,但利润绝对值是增加的。例如,某运输企业收入1100万元,可抵扣成本523.16万(其中折旧200万,税率为17%),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例为47.56%(税负平衡点)。经测算,税负为3%,实现利润243.84万元。假设企业增加收入2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例为40.24%。经测算,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52.81万元,增值税税负为4.06%,高于原营业税税负,而利润为424.03万元,比税负平衡点对应的利润多180.19万元。
可以看出,税负增加,不一定导致企业效益的降低。“营改增”后,由于经营环境发生良性改变,经济规模扩大,对税负高低应该作综合评判。
也正因为此,目前实行的超税负退税政策,应充分考虑企业经营行为等相关条件,不能简单地按照“超”税负计算退税。
对那些可通过改变经营方式,扩大收入规模,提高毛利率,降低税负的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是否适用超税负退税政策值得思考。而对普遍无法达到平均进项税税率所对应的税负平衡点的企业,应考虑其设备法定折旧摊销年限因素的影响。对法定年限内尚未摊销完毕的企业,在摊销时期内可给予退税政策扶持。对实行“营改增”后折旧已按法定年限摊销完毕的企业,由于“营改增”后毛利将明显增加,如果给予超税负退税,实际上是将原不能抵扣的税金予以退还。那么,是否应给予此类企业超税负退税也值得思考。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