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来鹄云这首诗中竟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1 08:39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05-01 00:53

我急需知道 快点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5-01 01:37
我的感觉是喜欢一个人,总是想看到她,眼神总是向她的方向飘,喜欢和她聊天,喜欢和她在一块,在夜晚的时候会偶尔的想起她,在同学的闲聊中也会经常提起她

爱上一个人不仅仅想看到她,还想知道她心理想的什么,眼神不仅仅往她的方向飘,简直眼睛就盯着她,不仅仅是喜欢和她在一块,更加的是在一块的时候分开会很不舍得,在夜晚想她想的难以入睡,和同学聊的都是她还一脸幸福状


爱情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并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而是相爱的人彼此心灵的相互契合,是为了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罪歌
  • 2021-05-01 02:27
【注释】:  夏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 “夏云多奇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但这首诗  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态的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 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 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 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 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 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 “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 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 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 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 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 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 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 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 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 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 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 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 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呢。 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 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感到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识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