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饥饿时候肠鸣音什么表现(别乱答 谢谢 )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9:30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2-25 03:06
饥饿时候肠鸣音什么表现(别乱答 谢谢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2-25 04:15
饥饿时候肠鸣音:饥肠辘辘、饥肠雷动。

【成语】:饥肠辘辘
【拼音】:jī cháng lù lù
【解释】: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成语】:饥肠雷动
【拼音】:jī cháng léi dòng
【解释】:肚子饿得像打雷一样响。形容非常饥饿。
【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宋·陆游《贫甚戏作绝句》:“饥肠雷动寻常事,但误生台两鹊来。”追问我是医学生 不考语文追答肠鸣音是指肠子在蠕动时,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而产生的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正常时,肠鸣音大约为4--5次/分钟,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出现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用手刺激腹壁可使之增强。
1. 肠鸣音大于10次/分钟,说明肠子蠕动增强,肠鸣音活跃,多见于饥饿、急性胃肠炎、服用泻药后、胃肠道大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肠病、糖尿病性肠病等。
2. 若次数增多且音调响亮、高亢,甚至作叮当声或金属相撞声时,称为肠鸣音亢进,多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3. 当肠鸣音次数明显减少,甚至数分钟才听到一次,称为肠鸣音减弱,多见于老年性或习惯性便秘、腹膜炎、低血钾、胃肠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肠病等。
4. 如持续3--5分钟仍未能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多见于麻痹性肠梗阻。部分肠炎患者经过治疗,其他症状已经消失,仍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肠子在“唱歌”,可能是肠道功能已恢复正常,但患者过分关注这种声音,所以仍能感知。若是便秘患者,经治疗后肠鸣音多了,则说明肠子开始运动了,是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患者放屁奇臭,可能是蛋白质消化不良。
爱心提示:听取肠鸣音应将听诊器放在腹壁上连续听5分钟以上,如果只是短时间听取几声肠鸣音不能作出判断,尤其是肠鸣音消失的情况下,只有长时间地听取后才能肯定。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