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书》卷八十三武帝元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03:34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3-07 15:26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书》卷八十三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 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武帝纪》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5分)
材料二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外放杭州,在那里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注:知州)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举以闻。”
(2)依据材料二判断,苏东坡在杭州担任何种官职?(2分)是宋朝哪位皇帝创设的?(1分)指出其创设此官职的意图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2分)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4分)内容:先后设置了御史大夫、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监察百官。(3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3-07 15:48
(答案→)内容:先后设置了御史大夫、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监察百官。(3分) 解析:(1)本问考查秦汉政治制度。关键信息:置御史大夫、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设置司隶校尉一职。内容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描述官职即可;关系则理解汉代监察体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继承性。(2)本问考宋代政治制度,关键信息: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注:知州)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举以闻。”材料二反映苏掌握地方监察权,故应是宋代通判官职,意在加强中央集权。(3)本问以明代监察制度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关键信息:“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特点从机构的设置、官吏的选拔等方面归纳;时代特征应从加强中央集权这角度思考分析。(4)本问考查对监察制度的认识。对于监察制度的认识应全面、客观地评价,即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归纳,理解监察体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其只是皇帝加强统治的耳目与工具,也具有消极影响和局限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3-07 16:22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