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即位后为什么要把各皇子名字中的“胤”字改为“允”字?他自己的改了吗?
答案:6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4 03:57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3-13 17:06
雍正帝即位后为什么要把各皇子名字中的“胤”字改为“允”字?他自己的改了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3-13 17:34
这是古代对帝王名讳的一种尊敬,过去封建社会,对长者、尊者的名字有很多忌讳,如直乎长者、尊者名字都是不敬的,皇上作为九五之尊,他的名字更是一般人不能提的,更别说相同了,过去科考时写文章遇到同皇上名字相同的字都要缺笔或用近音字代替,比如古代呈黑色为“玄色”到了清康熙年间就叫“元色”为了避“玄烨”的讳。皇子一旦登基做了皇帝就会将按排行与兄弟相同的那个字改掉,有的是该兄弟们的有的是改自己的,比如嘉庆皇帝原名“永琰”登基后改为“颙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3-13 23:37
避讳
- 2楼网友:鸽屿
- 2021-03-13 22:42
避讳/
- 3楼网友:十鸦
- 2021-03-13 21:17
说白了就是避讳
允就是胤
没什么
为什么
- 4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3-13 20:33
避讳.但对胤祥很宽容。想不让他避讳,但祥不肯。。。所以只好在他死后再变回来了
- 5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3-13 19:08
康熙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给子孙取名也采用辈分字。他生有三十五子,除夭折的十一子外,其余二十四个儿子一律使用“胤”字作辈分字,还规定儿辈为“胤”字辈,孙辈为“弘”。字辈,曾孙为“永”字辈。
公元1722年清雍正皇帝按照避讳的规矩,他的那些兄弟,再用“胤”字作辈分字就不合适了,于是範乏顿何塥蛊舵坍罚开一律改为了“允”字。惟一的例外是,后来怡亲王允祥病逝,雍正的说他“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所以,特地恢复他的名上的“胤”字。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