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0 17:34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12-20 12:39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把万千征守者、行旅者的无限辛酸,凝聚于方寸锦帛,浓稠如玉,无法化开。黄土、红柳、苇草夯筑的城堡,以及形只影单的边墙,并不是玉门关当年全部的风景。疏勒河从遥远的雪山排空而下,在这里有着她迷人的风姿:清波荡漾,绿色漫漫,群鸟翔集,甚至有不安分的野兽探头探脑,向人们翘首弄姿。春风,它应该是得意尽了。然而,历史对这样一块地域,却设下了“天降大任于斯”的磨难。一队队兵马、商客,一脚踏出,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漫漫的黄沙和戈壁;死亡的预兆布满遥不可及的终点。盼望、回归、期待,使一座狭小的边防站,成为希望与绝望、生命与死亡的分界线。玉门关真实的意义,在每一个出关和入关者的眼神里,清晰、确凿,游览者、倾听者不会有丝毫的触动。历史的巨大背景中,玉门关的设置,与这样一些事件息息相关:公元前156年至公元前87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西域的草原和骏马、习俗与物产,纳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之后民族矛盾激化,汉王朝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解除了西部边境的军事威胁,一条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大道――丝绸之路宣告畅通。丝绸之路的开通,深刻影响着此后的中国和世界历史,这一伟大历史成就,是在河西修建了完备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在长城的护卫下,敦煌以至于河西全境免于匈奴和羌人骑兵的侵扰,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以敦煌为大后方,以长城的延长线――从玉门关到罗布泊的烽燧防御警戒系统为依托,西汉王朝进而完全控制了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全境,以及塔里木盆地以西的部分地区。在长城的拱卫下,玉门关挺拔耸立,成为汉代敦煌西北一个中原通往西域和西域通往中原的必经关口,是敦煌这个丝绸之路总枢纽的一个重要开关。玉门关在军事上,是一个坚固的前沿堡垒;在和平的日子里,又是一个通商口岸,负责征税、缉私,保护商旅的人生安全。玉门关,就是因古时候西域和田等地的美玉从塔里木盆地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想当年,玉门关下,使者“相望于道”,“驰命走驿,不绝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各种皮肤、各色服饰穿梭于水泊深草,各种方言谈论共同的话题;战事骤起,关门幽闭,出击的骏马,前蹄不安地刨地,烽烟升起,金鼓敲响的一刻,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身临其境,才能体验到古人的哀思。5.下列对玉门关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玉门关是汉代长城上的一座重要关隘。B.玉门关是护卫敦煌的重要屏障,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C.玉门关是因西域的玉石经此输入中原、中原的玉石经此输入西域而得名。D.在古诗中,玉门关是一个寄托了征守者和行旅者哀思的意象。6.下列对玉门关的历史作用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希望与绝望、生命与死亡的分界线 B.烽燧防御警戒C.坚固的前沿堡垒 D.征税、缉私、保护商旅的人生安全7.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玉门关清波荡漾,绿色漫漫,群鸟翔集,兽类弄姿,因为风景优美,已发展成为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B.玉门关的设置时间,在公元前156年到公元前87年之间。C.玉门关在抵御外族入侵、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当年,各种皮肤、不同服饰的人们在玉门关下往来奔走,它们之间的矛盾常常引发战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2-20 13:42
5. D(A.“长城上”错,原文意为“长城的延长线上。”B.敦煌才是丝绸之路的枢纽.玉门关是这个枢纽的重要开关。C.西域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 6.A这是一队队兵马、商客眼中玉门关的形象) 7.C (A.非因风景优美而成旅游胜地,且风景优美是古代。B公元前156年到公元前87年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文中没有说玉门关在此时设置。D.文中所说的“各种皮肤不同服饰”的人指使者商贩之流,未有他们之间发生矛盾之意,更谈不上因此发生战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12-20 14:57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