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昆虫的趋性有何实践意义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22:17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1-27 21:18
昆虫的趋性有何实践意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1-27 22:09
昆虫的趋性有何实践意义
一、昆虫的趋性是指昆虫通过神经活动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所表现的“趋”、“避”行为。

二、按照刺激物的性质,趋性可分为:趋光性(对于光源的运动)、趋化性(对化学物质的反应)、趋触性(对于接触物和压力的运动)、趋湿性(对水和湿度的运动)、趋声性(对声音的运动反应),其中以趋光性和趋化性最为重要。

1、很多昆虫都有一定的趋光性,不同昆虫种类对光强度和光性质的反应不同。昆虫的趋光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防治和测报上。当前像黑光灯、高压汞灯、杀虫灯等普遍被人们用于大田及果树害虫的防治。另外,人造隐蔽场所诱集害虫就是负趋光性的利用。

2、趋化性是通过昆虫的嗅觉器官对挥发性物质分子所起的冲动反应。人们根据害虫对化学物质的趋或避的反应,而有诱杀剂、诱集剂及拒避剂的应用,如用马粪诱杀蝼蛄,糖醋液诱杀苹小卷叶蛾和梨小食心虫,以及性诱剂的应用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1-27 23:31
什么是昆虫的趋性及昆虫的趋性有哪几种类型 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是趋光的,的甚至是避光的,比如蛾类就是趋光的,而蟑螂就更喜欢在黑夜中做坏事情了,此外,昆虫是对光波感应的,在我们看来就是颜色.,例如,我们用黄板涂上黏液来捕杀蚜虫.   昆虫通过视觉或感光器官,趋向光源的行为,称趋光性,反之则为负趋光性.如夜出活动的夜蛾、螟蛾、蝼蛄等对灯光的正趋光性,而许多白昼活动的蝶类、蚜虫等为负趋光性.此外,各种昆虫对光的强弱和光波长短的反应不同.根据这个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昆虫的趋光性. 实验目的: 1、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很少,对许多生活现象不了解; 2、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昆虫了解更少. 3、通过实验,验证昆虫的趋光性有不同. 实验仪器及用品: 蜜蜂、金龟子、黄粉虫、蚂蚁、蟑螂、蝴蝶各二十只,实验箱,带闪光灯的照相机(可选),手套,黑布,不透光的塑料薄膜,纱网实验说明:准备一个较大的纸盒,在纸盒上,盖上纱网(透明),防止昆虫飞掉.盖上纸盒长的三分之一为宽的黑布,提供无光环境.中间的三分之一用不透光的塑料薄膜盖上,另外的三分之一不处理,提供有光环境.注意:纸盒是全干或全湿的,不能有干有湿,否则会影响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 1、将昆虫放在纸盒中的塑料薄膜下,再将纸盒放在阳光下,观察昆虫的移动,要以大多数的昆虫来衡量,静置五分钟之后用照相机拍摄结果或迅速打开观察窗观察结果(尽量保持真实状态),记录每处各种昆虫数量. 2、重复实验二次. 3、然后换用剩余昆虫重复以上操作,最后分别计算出每处各种昆虫数量和.注意:选用的昆虫是健康的. 盒子高度不能太高.实验现象:蜜蜂和金龟子由中部向光源运动,集中于靠近光源一侧; 蝴蝶与蚂蚁靠近与远离光源两侧数目相近;黄粉虫与蟑螂大多数聚集于纱网远离光源一侧. 实验结论: 1、蜜蜂与金龟子具有趋向光源的特性. 2、蚂蚁与蝴蝶趋光性不明显. 3、蟑螂与黄粉虫具有远离光源的特性 实验后期处理: 将金龟子、蟑螂、黄粉虫沸水烫死后处理(害虫).蝴蝶、蚂蚁、蜜蜂(益虫)放归自然. 创新点及意义: 1、以往的实验只是大体证实了昆虫的趋光性,而本实验证实了昆虫的趋光性是不同的(有 无 不明显) 2、用照相机拍下实验结果使实验更准确.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