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梁书·列传第二十八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2:44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1-03 06:2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张缅字元长,车骑将军弘策子也。年数岁,外祖中山刘仲德异之,尝曰:“此儿非常器,为张氏宝也。”齐永元末,义师起,弘策从高祖入伐,留缅襄阳,年始十岁,每闻军有胜负,忧喜形于颜色。天监元年,弘策任卫尉卿,为妖贼所害,缅痛父之酷,丧过于礼,高祖遣戒喻之。服阕,袭洮阳县侯,召补国子生。

起家秘书郎,出为淮南太守,时年十八。高祖疑其年少未闲吏事,乃遣主书封取郡曹文案,见其断决允惬,甚称赏之。还除太子舍人、云麾外兵参军。

缅少勤学,自课读书,手不辍卷,尤明后汉及晋代众家。客有执卷质缅者,随问便对,略无遗失。殿中郎缺,高祖谓徐勉曰:“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鹓行之首,宜详择其人。”勉举缅充选。顷之,出为武陵太守,还拜太子洗马,中舍人。缅母刘氏,以父没家贫,葬礼有阙,遂终身不居正室,不随子入官府。缅在郡所得禄俸不敢用,乃至妻子不易衣裳,及还都,并供其母赈赡亲属,虽累载所畜,一朝随尽,缅私室常阒然如贫素者。累迁北中郎谘议参军、宁远长史。出为豫章内史。缅为政任恩惠,不设钩距,吏人化其德,亦不敢欺,故老咸云“数十年未之有也”。

大通元年,征为司徒左长史,以疾不拜,改为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俄迁御史中丞,坐收捕人与外国使斗,左降黄门郎,兼领先职,俄复为真。缅居宪司,推绳无所顾望,号为劲直。高祖乃遣画工图其形于台省,以励当官。

中大通三年,迁侍中,未拜,卒,时年四十二。诏赠侍中,加贞威将军,侯如故。赙钱五万,布五十匹。高祖举哀。昭明太子亦往临哭。

缅性爱坟籍,聚书至万余卷。抄《后汉》《晋书》,众家异同,为《后汉纪》四十卷,《晋抄》三十卷。又抄《江左集》,未及成。文集五卷。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祖中山刘仲德之    异 :认为……与众不同

B.自读书   课:检验、考核

C.虽累载所  畜:同“蓄”,积聚

D.高祖乃遣画工其形于台省   图:图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张缅美德的一组是?(3分)

①为张氏宝也  ②丧过于礼 

③随问便对,略无遗失  ④此曹旧用文学 

⑤坐收捕人与外国使斗  ⑥性爱坟籍,聚书至万余卷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缅年幼时便很懂事。年仅十岁时,父亲张弘策跟随高祖征伐义军,他关心战事,脸上的喜忧也会随高祖军队的胜负而显露出来。

B.张缅对父亲感情深厚。天监元年,时任卫尉卿的张弘策死去后,张缅因为父亲惨死而过度悲伤,高祖派人告诫他不许这样做。

C.张缅非常孝敬母亲。他在地方为官时,自己和妻子儿女都省吃俭用,把省下的俸禄用来供养他的母亲和周济亲属。

D.张缅因为办案无所顾忌而被称为“劲直”之人。他死后,高祖很是伤心,赐了很多财物,昭明太子也亲自前往吊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疑其年少未闲吏事,乃遣主书封取郡曹文案,见其断决允惬,甚称赏之。

(2)缅母刘氏,以父没家贫,葬礼有阙,遂终身不居正室,不随子入官府。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1-03 08:07
【答案】

1.D

2.D

3.B

4.

(1)高祖担心他年少不熟悉吏事,就派主管文书封取郡曹的文案,看到他断决案件妥帖,很称赞他。

(2)张缅的母亲刘氏,因为张缅的父亲死时家庭贫穷,安葬的礼仪有不周之处,于是终身不居正室,不跟随儿子住入官府。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图:绘画,动词,根据语境“高祖乃遣画工图其形于台省”,“其形”是名词性,推断,“图”应该是动词,而D项将“图”解释为“图画”是名词,显然不通。

A项为意动用法,B项,课:考核,如,有官无课,是无官也。C项,畜:通假字,通“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语境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根据语境“高祖乃遣画工图其形于台省”中具体词语的词性来推断即可。

2.

试题分析:①是刘仲德对张缅的夸奖,是侧面表现他美德;④是高祖的话,不能正面表现他的美德;⑤是张缅因事获罪。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审题很关键,要注意题干中要求的“直接”两个字,根据这个要求,间接表现的就不能选入。

再利用排除法排出即可。

3.

试题分析:B项说“高祖派人告诫他不许这样做”,属于曲解文意,原文是:高祖派人劝他,开导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点句子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关键点是理解“缅痛父之酷,丧过于礼,高祖遣戒喻之”这句话,根据常识,行孝道是常理,高祖是不会做出“告诫他不许他这么做的”的决定的。

4.

试题分析:语言点:(1)“闲”通“娴”,是“熟悉”的意思;“遣”是“派遣”的意思;“允惬”是“妥帖”的意思;(2)“以”是“因为”的意思;“ 没”通“殁”,死,去世;“阙”是“残缺、不完善”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通假字(闲),重点虚词(以),词类活用(阙),难度较大。

【参考译文】

张缅,字元长,是车骑将军张弘策的儿子。张缅年仅几岁时,外祖父中山人刘仲德认为他与众不同,曾经说:“这个孩子不是普通的人,是张家的贵宝呀。”齐永元末年,义军起义,张弘策跟从高祖入京讨伐,把张缅留在襄阳,他当时才十岁,每次听说高祖军或胜或败的消息,内心的欢喜忧愁表现在脸上。天监元年,张弘策任卫尉卿,被妖贼杀害,张缅悲伤父亲死得很惨,服丧超过了常礼,高祖派人劝说开导他。守丧期满,继承洮阳县侯,召补国子生。

从家中征召出来任秘书郎,出任淮南太守,当时年仅十八岁。高祖担心他年少不熟悉吏事,就派主管文书封取郡曹的文案,看到他断决案件妥帖,很称赞他。回京后授予太子舍人、云麾外兵参军。

张缅小时候很勤学,自己考核读书所得,手不离书,特别精通东汉及晋代众家的学说。如果有客人拿着书求教,随问便答,基本上没有遗漏缺失。殿中郎这个位子缺人,高祖对徐勉说:“这个职位一直用有文才的人,况且在朝官行列的首位,应该仔细地挑选所任用的人。”徐勉举荐张缅来担任。不久,张缅出京担任武陵太守,回京后授予太子洗马,中舍人。张缅的母亲刘氏,因为张缅的父亲死时家庭贫穷,安葬的礼仪有不周之处,于是终身不居正室,不跟随儿子住入官府。张缅在郡所得俸禄不敢轻易使用,竟然到了妻子儿女不更换新衣裳的地步,等到还京时,都用来供给他母亲和周济亲属,虽然多年积蓄,一时便全被用尽,张缅的家中常常像清贫的人家一样空无所有。多次升迁担任北中郎谘议参军、宁远长史。出任豫章内史。张缅做官时实施恩惠,不因为有怀疑而反复调查,官吏百姓被他的恩德感化,也不敢欺骗,年高而见识多的人都说“几十年没有这样的人了”。

大通元年,被征入任司徒左长史,因为有病没有受任,改任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不久升任御史中丞,因收捕百姓与外国使者斗殴获罪,被贬为黄门郎,兼任早先的职位,不久又由暂时代理转为实授。张缅担任御史,审问处治案件无所顾忌,被称为劲直。高祖就派画工绘制张缅的图像放在尚书治事的官署,来勉励任职官员。

中大通三年,升为侍中,没有上任,去世,年仅四十二。皇上下诏追赠为侍中,加贞威将军,爵位像先前一样。赠送丧葬费钱五万,布五十匹。高祖高声痛哭以哀悼。昭明太子也前往吊唁号哭。

张缅生性爱好古代典籍,收藏的书达一万多卷。抄录《后汉书》《晋书》,指出众家异同之处,编撰成《后汉纪》四十卷,《晋抄》三十卷。又抄录《江左集》,没有来得及完成。有文集五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1-03 08:51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